來源: 時間:2023-04-29 15:40:03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眼鏡蛇的天敵(黃金色的眼鏡蛇)",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眼鏡蛇的天敵(黃金色的眼鏡蛇)對您幫助。
在非洲,如果找一種風頭蓋過非洲獅的動物,那無疑就是有著“平頭哥”之稱的蜜獾了。作為“明星”動物,蜜獾在非洲“勇斗獅群”、“手撕黃金眼鏡蛇”、“蟒蛇當辣條”,可以說是威風八面,無所畏懼。那么,如此“神勇”的蜜獾到底有沒有天敵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蜜獾的天敵。
“平頭哥”是何方神圣?它為何能夠“勇斗獅群”、“手撕眼鏡蛇”?
平頭哥是網友們對蜜獾的稱呼,而蜜獾是鼬科蜜獾屬下唯一的一個物種,從分布上看,蜜獾主要分布在非洲,不過在西亞和南亞的部分地區也有蜜獾的分布,因此,蜜獾并非非洲獨有的物種。
蜜獾是一種中型的鼬科動物,其成年后體長平均在1米左右,平均體重在10公斤左右(雄性12公斤,雌性8公斤左右)。雖然蜜獾的體型不大,但是其外觀卻非常的“拉風”,白色的毛發從額頭一直延伸到尾部,身體下半部分的毛發則以黑色為主,遠遠看上去就像是披了一件白色的大衣一樣,這就是它“平頭白發銀披風”描述的由來。
除了長相個性外,蜜獾強悍也是出了名的。首先,它被世界吉尼斯記錄定義為“世界上膽子最大的動物”,這是因為蜜獾是出了名的“膽子大、不要命”,無論對面是對自己兇猛多少、體型大多少的動物,在蜜獾眼里就沒有恐懼。當然,只是膽子大,不自量力,這是愣頭青,但是蜜獾并不是愣頭青,它之所以能在獅子的圍攻下游刃有余,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體型小,非常的靈活,這樣就能及時的躲避獅子的攻擊,而且它皮肉分離的能力,能夠在獅子攻擊自己時及時的避開要害部位;第二,強悍的攻擊性。蜜獾有著2-3厘米長的尖利的爪子和2厘米左右的尖利的牙齒,在靈活的前提下,它能夠瞅準空隙,對獅子進行抓撓和咬。這讓獅群非常的頭疼,要獵殺吧,還挺費勁,不殺吧,還挺氣人。這就是蜜獾可以“勇斗獅群”的原因。
至于“手撕眼鏡蛇”那更是平頭哥蜜獾的日常操作。在蜜獾的食譜中幾乎囊括了它所在環境中所有1.5米體長以下的動物,尤其是蛇類更是蜜獾的“最愛”之一,無論是體長1.5米以下的非洲巖蟒,還是毒蛇,都能在蜜獾的一番操作下變成“辣條”。最關鍵的是一些毒蛇咬了蜜獾之后,明明注射了致命的毒液,但蜜獾最多就是睡一覺就會恢復。這種抗毒能力,不但我們感興趣,一些科學家也感興趣,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學者的研究發現,蜜獾在漫長的演化中其nAChR受體(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容易被毒素阻斷)已經變得很難與一些毒素結合,這樣其神經肌肉連接處的nAChR就不會受到毒液的影響,這就是它的抗毒能力。
但是,蜜獾真的能免疫所有的蛇毒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其nAChR受體只是不與神經毒素結合,與血循毒毒素的結合能力較弱而已。換句話說蜜獾能夠免疫大部分只具有神經毒素的毒蛇以及小劑量的血循毒。但是,在非洲毒蛇的種類繁多,毒液類型也不同,這導致了蜜獾被不同毒蛇咬的后果也不同,有的毒蛇咬上一口,蜜獾也會睡一覺,不過這一覺可能再也醒不過來了,比如細胞毒素、混合毒素以及大劑量的血循毒素(蜜獾對血循毒的安全區間在10-100毫克左右,蛇的單次排毒量有差異,比如眼鏡王蛇一次排毒量可達500毫克,這個劑量足以殺死蜜獾了)
蜜獾之所以能夠”手撕黃金眼鏡蛇“正是因為:黃金眼鏡蛇雖然是非洲第二大毒蛇(僅次于黑曼巴蛇),但其毒素為神經毒蛇,恰好是蜜獾免疫的毒素,因此,黃金眼鏡蛇讓許多大型哺乳動物聞風喪膽,但是遇到蜜獾,只是“辣條”一根。
蜜獾有沒有天敵?
自然界中某個物種主要以另一個物種為食或者主要危害另一種動物,那么,我們就說前一種動物是后一種動物的天敵。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獵豹主要捕食各種羚羊,所以獵豹是羚羊的天敵,貓主要捕食老鼠,所以貓是老鼠的天敵?;谶@個前提,我們再來看一下,蜜獾有沒有天敵。
在一些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中,與蜜獾同時出現的動物主要有四種:獅子、花豹、斑鬣狗、非洲野狗。那么,這四種動物是不是蜜獾的天敵呢?為了更加直觀,獵奇君找到了2018年動物學家們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南非圣盧西亞濕地公園的一篇相關論文《南非伊西曼加利索濕地公園蜜獾的棲息地利用及捕食者的影響》。(下圖為論文部分截圖)
在觀察和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盡管斑鬣狗與蜜獾的棲息地有重合,也沒有發現斑鬣狗殺死蜜獾的記錄,二者最多就是存在一定的沖突,沖突的結果通常是“各回各家”。而獅子與花豹被發現有獵殺蜜獾的跡象,但是在一年之內,獅子和花豹捕獵的上千只動物中,蜜獾只占1只左右。而非洲野狗與斑鬣狗差不多,也沒有殺死蜜獾的記錄。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花豹的存在對蜜獾確實是有負面的影響,具體表現在活動范圍縮減、主動規避等等,而斑鬣狗的存在竟然對蜜獾有著正面的影響,推測可能是斑鬣狗的生態位較高,將花豹等獨居的食肉動物排擠,間接的讓蜜獾少了威脅。
那么,小巧的蜜獾,憑什么讓這些大型食肉動物都“毫無辦法”呢?
在上面我們說過,蜜獾在面對大型食肉動物時,通常會用靈活小巧的身體及時的躲避對方的攻擊,而且它們還能用利爪和尖牙進行反擊。雖然蜜獾的咬和抓都不是致命的,但是對于獅子、花豹來說,不足10公斤的蜜獾吃又不夠吃,捕殺還非常困難,不注意還會被蜜獾弄傷,所以,它們通常對蜜獾也是“逗一下,就走”的狀態。
其次,在科學家們對南非的蜜獾研究中,科學家們不止一次地發現蜜獾在正常行進中更改了路線,通過對更改地點的監控查看,這個地方剛剛路過了獅子或者花豹,也就是說蜜獾實際上在主動的規避與大型食肉動物相遇。
最后,蜜獾作為一種獨居的中型動物,它的獵物大都以小型的動物為主,與上面說到的四種食肉動物不存在什么競爭性。因此,一方以命相搏,一方不愿意招惹,這就是蜜獾的生存之道。
總結
“平頭哥”蜜獾之所以能夠“手撕眼鏡蛇”是因為它本身幾乎對神經毒素是免疫的,而眼鏡蛇恰好就是神經毒素,而它能夠在大型食肉動物面前囂張,其實是因為不囂張就會被當成“弱者”吃掉,所以它必須憑借著自身的優勢舍命相搏。
從已有的資料看,食肉動物對于蜜獾的獵殺是非常少見的,因此嚴格意義上說蜜獾沒有天敵。不過,這并不代表蜜獾無敵,因為換了毒素,它被毒蛇咬也容易“一覺不醒”,獅子、花豹等大型食肉動物一旦被惹怒,蜜獾也會被殺死。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眼鏡蛇的天敵(黃金色的眼鏡蛇)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