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2-13 12:11:02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口到蔡甸廣場(金銀湖到蔡甸廣場)",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口到蔡甸廣場(金銀湖到蔡甸廣場)對您幫助。
圖為:蔡甸廣場站藝術墻荷塘景觀浪漫靈動
9月25日上午9時,武漢地鐵蔡甸線開通,與4號線貫通試運營。蔡甸線由4號線黃金口站引出,穿過中法生態城,延伸至蔡甸柏林,全長約16公里,設站9座,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2座。隨著蔡甸線開通,武漢地鐵通車里程增至334公里,車站達到225座。武漢地鐵站上新起點,邁向新征程。
人性化設計:方便市民出行
蔡甸線連接新城區蔡甸與中心城區,設計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最大程度方便市民出行。
在最西段的起始站柏林站D口附近,同步建設P+R換乘停車場,160多個標準車位悉數劃好停車線,其中,特別設置36個新能源充電車位,停車場內及周邊種植樹木和草坪等景觀綠化,生態環保、親民便民。
從停車場步行到車站內部,僅需一兩分鐘時間,這也是武漢地鐵所有P+R停車場之中,距離地鐵站最近的一個。
沿線車站多個出入口,充分考慮周邊環境和乘客出行需求,進行優化布置。
集賢站位于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附近,為方便患者,無障礙電梯設置于醫院大門一側;新農站緊鄰后官湖綠道公園大門口,為方便出游和鍛煉,無障礙電梯設置于公園大門一側;蔡甸廣場站無障礙電梯,也設在蔡甸區政務服務中心一側,方便市民辦事。
蔡甸線高架站設有4個出入口天橋,車站輻射范圍更大。車站主體共三層,地面一層為架空層,地上二層為站廳層,兩端非付費區分別設置2個出入口天橋;地上三層為站臺層,兩側均設有空調候車室,每座站臺均設兩組扶梯和一部無障礙電梯連接站廳層。
圖為:知音站藝術設計中西交融
高質量建設:主動作為迎難上
盾構穿越巖層、巖溶區,車站建在“水袋子”里……蔡甸線建設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癥”不少,地鐵建設者們主動作為、迎難而上,高質量推進。
鳳凰山站至蔡甸廣場站右線盾構隧道,是全線最先始發、最先貫通的區間隧道。隧道全長1931米,主要穿越高黏塑性老黏土、堅硬石英砂巖、極軟巖、軟硬不均地層等,在蔡甸線所有區間中里程最長、地質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其中,石英砂巖強度最高達163兆帕,是截至目前武漢地鐵建設中遇到的最硬巖層。
地鐵項目部與施工方一起,首創鑲硬質合金楔形齒重型滾刀,掘進效率比普通滾刀提高近兩倍,啃下“硬骨頭”。同時通過采取“緩推進、勤測量、少量多次糾偏”方法,解決接收段軟硬不均地層小半徑掘進問題,確保盾構機精準出洞。
知音站全長478.5米,為普通車站兩倍,防水面積6萬平方米左右。
從理論上講,車站面積越大,出現滲漏的可能性更大。該站東部地面地勢較低,像一個大腳盆,地面易積水,地下水匯集,僅降水就用了3個月。同時,該站周邊地下不易透水的黏土多,客觀上會把水往相對薄弱的車站方向擠壓,車站好比建在“水袋子”里。
防滲漏成最大難題。為此,地鐵建設者們對車站施工縫、變形縫、后澆帶、穿墻管、預埋件、預留通道接口、坑池、砼裂縫和結構砼等9類“隱藏工程”采取針對性措施,嚴防死守。
車站裝修前,下到地下一層查看,車站側面墻體與地下一層分兩次澆筑,通過肉眼能夠看出兩部分混凝土顏色的區別。
武漢地鐵集團業主代表王家浩介紹,這類接縫處最易發生地下水滲漏,需重點處理。因車站建設體量大,僅這類施工接縫累計長度就達3.5公里。具體施工中,采取四種工藝密實縫隙擋住地下水:首先是將相接處混凝土鑿毛,再用清水沖洗,后涂上一種特殊的黏合劑,最后安裝好止水條。而在車站主體結構與出入口銜接部位,更易發生滲水,除采取以上措施防水外,還使用注漿管注漿填縫,安裝接水盒,將收集起來的水通過車站地下水泵排出。
集賢站建設中,支架系統采用盤扣式腳手架,所用材料強度高于傳統腳手架普碳鋼管2倍,相同支撐體積下,用量、重量減少一半,組裝更快捷,使用更方便,費用更節省。主要部件采用內、外熱鍍鋅防腐工藝,既美觀,又耐用。
地鐵就是一個系統工程,每個環節必須小心翼翼,精益求精。只有高質量設計、高質量建設,才能確保高質量開通。
圖為:工作人員檢查消防設施
藝術化裝修:彰顯都市氣質
隨著蔡甸線開通,武漢地鐵藝術特色站再增加3座,成為彰顯都市氣質、展示城市形象的風景線。
知音站位于漢陽大道與知音湖大道交會處,附近有中法生態城。
裝修方案以“藝術知音”為設計主題,提取知音文化與法式花紋元素打造藝術空間,藝術品以“水和云鳴”為主題,展現中法在音樂、舞蹈、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新農站位于漢蔡高速沿漢陽大道南側地塊,周圍有后官湖。
藝術墻以“芳草長灘”為主題,根據春、夏、秋、冬時間序列,將后官湖四季風貌融于風景長卷之中,把充滿生機的自然景觀植入地下空間,喚起人們對家鄉的眷戀和對自然的向往。
蔡甸廣場站位于蔡甸大街、工農路和茂興路交會處,頂面設計采用模塊化鏤空鋁板形成蓮花綻放的紋理,藝術墻以“蓮花映池”為主題,用現代材料結合傳統水墨元素,打造浪漫靈動、充滿詩意的荷塘景觀,柱面藝術品則采用中國國畫藝術,表達“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的生態畫卷。
蔡甸線建設團隊:匠心打造地鐵長龍
蔡甸線如期開通,與蔡甸居民一樣興奮、激動的,還有另外一批人——武漢地鐵集團蔡甸線建設團隊。
他們之中,既有雷厲風行的美女項目經理,也有參建多條地鐵線、關鍵時刻顯身手的資深專家,還有一批畢業沒多久卻激情四射、干勁十足的年輕工程師。3年多來,他們用匠心打造地鐵長龍。
她“插手”的事再難都會解決
彭小丹,80后,是武漢地鐵為數不多的一級女項目經理,被同事稱為“福星”——只要她“過問”的事,她“插手”的事,再難都會解決。
對此評價,彭小丹擺擺手笑起來:“可能是我比較較真,遇到問題不輕易放過吧!”
圖為:蔡甸線高架車站
她投身地鐵建設事業9年,在2號線擔任業主代表,在3號線擔任二級項目經理,2016年1月至今擔任蔡甸線工程一級項目經理。
蔡甸線建設中,她對質量和安全的要求近乎苛刻,為了跟上她的節奏,施工單位換掉了多名項目經理。“質量就是生命,我要對地鐵質量負責。”面臨困擾時,彭小丹常常用這句話鼓勵自己。在她的帶領下,蔡甸線成為武漢地鐵質量提升的標桿。
他倆既是專家也是老師
二級項目經理肖德綱、熊淼曾參建多條地鐵線路,是蔡甸線項目部經驗豐富的專家,也是年輕工程師眼中的老師。
2018年6月,由于地質變化,一處隧道區間聯絡通道地層自穩性變差,難以正常開挖。正當眾人發愁之時,肖德綱帶領同事進入隧道,仔細查看地質情況,經過數據分析,他認為應該采取更保守更謹慎的開挖方法,將原方案50厘米一榀,改為20厘米一榀,縮短開挖進尺,及時做好支護,確保聯絡通道順利開挖。
作為地鐵軌道專業資深專家,熊淼看問題很準,解決問題理性高效。蔡甸線軌道施工單位進場后,根據以往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熊淼和同事們制定嚴格標準,要求土建單位移交前,必須對區間及車站進行沖洗,保證良好的鋪軌作業環境,讓道床與結構聯接更好,避免線路運營后列車行駛振動幅度超標。嚴格要求下,軌道施工高質量完成。
他們敢闖敢干故事多
蔡甸線建設者們中,有一批年輕工程師,愛崗敬業、任勞任怨、敢闖敢干。
業主代表鄧志強很忙,2017年底地鐵陽邏線開通第二天,就接到通知前往蔡甸線,原計劃的婚禮再次推遲,“陽邏線建設中,孩子都出生了,可婚禮還沒辦。到了蔡甸線,終于抽空把婚禮辦了。同事常笑我,陽邏線生的伢蔡甸線結的婚。”他自我解嘲笑道:其實結婚證老早就領了!
鳳凰山站至蔡甸廣場站區間是蔡甸線里程最長的區間隧道。在這里,向陽和同事們遇到了石英砂巖,這是武漢地鐵建設中遇到的最堅硬巖層,簡直就是盾構刀具的“克星”。他呆在工地45天沒回家,和大伙一同商討解決方案,創造性地在傳統重型滾刀刀圈上鑲嵌一圈高強度合金楔形齒,破巖方式改為滾壓加剝離、剪切,大大提高破巖效率,區間提前3個月貫通。
曾云熱愛運動,每天只要有空,都會跑六七公里。今年春天,黃金口站至新天站、新天站至集賢站兩個區間要進行軌道冷熱滑試驗,隧道需要清理。為確保試驗正常進行,曾云每天在兩個區間步行檢查是否有異物,兩個區間共3.3公里,來回就是6.6公里,“那陣子,一個月瘦了8斤!”他說。
蔡甸線開通將帶來哪些便利
蔡甸線,武漢采取“市區共建”模式融資、通往新城區的又一條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后,將帶來哪些便利?
與4號線貫通大小交路套跑
蔡甸線與4號線貫通試運營后,全線將按大小交路套跑,大交路為武漢火車站至柏林,小交路為武漢火車站至玉龍路,大小交路按1:1比例組織運營。前往柏林方向的乘客如遇小交路列車,需在玉龍路站下車,在站臺等候下一趟大交路列車。
大交路武漢火車站至柏林單程時間86分鐘,小交路武漢火車站至玉龍路站單程時間54分鐘。如遇到特殊時段或運營調整時,大小交路比例可能發生變化,乘客可及時通過列車和站臺電視屏幕、車站廣播等了解開行信息。
蔡甸線開通試運營后,高峰時段上線47列車,小交路行車間隔為3分12秒,大交路行車間隔為6分24秒,小交路行車間隔較之前縮短30秒鐘,運能提升15.63%。
可直達武昌火車站、武漢火車站
蔡甸線通車后,可通過4號線穿越長江直達武昌火車站、武漢火車站,成為連接火車站最多的地鐵線路。
以從蔡甸線蔡甸廣場站為例,從這里出發到武昌火車站、武漢火車站,路途時間分別約48分鐘、79分鐘。
前往漢口火車站,可在王家灣站換乘3號線、在范湖站換乘2號線,路程時間約50分鐘;前往天河機場,可在王家灣站換乘3號線、在宏圖大道站換乘機場線,路程時間約90分鐘。
1小時覆蓋大部分中心城區商圈
蔡甸線開通后,沿線居民前往中心城區商業中心也十分便利,從蔡甸廣場站出發,1小時以內可以到達大部分中心城區商圈。
從蔡甸廣場出發,到王家灣僅需27分鐘,到鐘家村39分鐘;前往武勝路、江漢路,可在鐘家村站換乘6號線,路程時間分別約為45分鐘、55分鐘;前往江漢路,也可以在王家灣站換乘3號線、宗關站換乘1號線到達循禮門站,路程時間約50分鐘;前往竹葉海、黃浦路,在王家灣站換乘3號線、宗關站換乘1號線,路程時間分別約60分鐘、55分鐘;前往街道口,可在中南路換乘2號線,路程時間約58分鐘。
全線退出運營時間延長至零時26分
按照武漢地鐵運營計劃,4號線和蔡甸線末班車時間為23時,全線最后一趟車分別從兩端的武漢火車站和柏林站發出,列車分別到達兩站結束運營的時間為次日零時26分,較之前零時01分延長25分鐘。
武漢地鐵運營公司介紹,開往柏林方向的末班車,到達岳家嘴、洪山廣場、中南路、武昌火車站、鐘家村、王家灣6座換乘站的時間分別為23時15分、23時24分、23時26分、23時31分、23時41分、23時52分;開往武漢火車站方向的末班車到達王家灣、鐘家村、武昌火車站、中南路、洪山廣場、岳家嘴6座換乘站的時間分別為23時35分、23時46分、23時58分、零時整、零時03分、零時11分,到達武漢火車站的時間為零時26分。
來源|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綜合
編輯|夏俊俊
文章經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口到蔡甸廣場(金銀湖到蔡甸廣場)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