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頭條 >

愛戀珠寶的黃金怎么樣(中國黃金和愛戀珠寶哪個更好)

中金網今日介紹"滿城盡帶黃金甲胸(滿城盡帶黃金甲中束胸)",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滿城盡帶黃金甲胸(滿城盡帶黃金甲中束胸)對您幫助。

滿城盡帶黃金甲胸(滿城盡帶黃金甲中束胸)

中國古代大大小小的帝王有四百多人,其中有不少都能賦詩作詞,也留下了一些流傳千古的名篇,比如漢高祖的《大風歌》、魏武帝的《短歌行》等。然而,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一經發表,這些帝王們留下的“千古名篇”瞬間黯然失色,不可同日而語。今天,我們特意挑選了歷史上頗負盛名的十篇帝王詩詞,與《沁園春·雪》作個對比賞析,看看它們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項羽被漢軍圍困垓下,拼死力戰前夕所作的絕命詞。既洋溢著“力拔山兮”無比自信和建立“蓋世”功業的豪氣干云,又有英雄末路的悲涼無奈和沉重嘆息。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道盡了楚霸王頂天立地、叱咤風云的英雄氣概和不甘失敗卻又無力回天的復雜情感,是歷代帝王詩篇中的精品力作。但和《沁園春·雪》相比,《垓下歌》的格局相差不止十萬八千里,一個是縱橫宇宙天地,唯我傲然萬物,一個卻是囿于兒女情長、抱怨天時不利,項羽雖一世英雄,卻不能成就千古帝業,從《垓下歌》的格局可見一斑。

二、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是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順路回到家鄉沛縣,與舊時好友、尊長、晚輩共聚一堂,盡興歡飲時即席吟唱的一首詩歌。劉邦一生只留下了這一首詩歌,短短三句話卻成了2000多年來最為人知的帝王詩作,不可謂不為千古名篇。雖起手一句“大風起兮云飛揚”略有王者氣度,然而隨后“威加海內兮歸故鄉”格調卻瞬間拉跨,衣錦還鄉的“暴發戶”心態躍然紙上,雖然末尾“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句又似乎回到了身居高位而憂國家安定的帝王情懷,然而其整體格調比起自刎烏江的楚霸王還有不小的差距。

三、漢武帝劉徹《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漢武帝劉徹是古代中國最為雄才大略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間,北破匈奴、開通西域,東并朝鮮、南吞百越,使漢王朝國力鼎盛、國威遠揚,奠定了漢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同時,他也是一位辭賦造詣頗深的詩人,這首《秋風辭》巡行河東泛舟于汾河之上,與臣下宴飲時所作。全詩以景起興,從秋風歸雁起筆,繼寫樓船中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與樂極哀情、人生易老的感慨形成強烈對比,清麗雋永,筆調流暢,寫得曲折纏綿、情景交融,魯迅先生稱其“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彪m不失為一首辭賦佳作,但少了經緯天下的帝王氣概,多了悲嘆人生的遲暮哀思,在歷代帝王詩作中并不十分出彩。

四、魏武帝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是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一生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消滅了割據稱雄的大小軍閥,統一了中國北方的廣大區域,與東吳、蜀漢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雖然未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宏愿,但也為后來曹丕建立的曹魏政權和司馬氏建立統一的晉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首《短歌行》據說是其南征孫權途中所作,將其時光易逝、功業未竟的感慨,與求賢若渴、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表達得淋漓盡致,特別是末尾“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更是盡顯王者之氣,不愧是歷代帝王詩篇中的扛鼎之作。

五、唐太宗李世民《幸武功慶善宮》

壽丘惟舊跡,酆邑乃前基?;浻璩欣凼?,懸弧亦在茲。

弱齡逢運改,提劍郁匡時。指麾八荒定,懷柔萬國夷。

梯山咸入款,駕海亦來思。單于陪武帳,日逐衛文枇。

端扆朝四岳,無為任百司。霜節明秋景,輕冰結水湄。

蕓黃遍原隰,禾穎積京畿。共樂還鄉宴,歡比大風詩。

唐太宗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在詩詞歌賦上也頗有造詣,現存詩作80多首。《幸武功慶善宮》是貞觀六年(公元631年)重返其出生地武功舊宅(史書稱為“武功別館”,劉世民登基后改為慶善宮)時,有感于經歷半生戎馬,終于一統天下,自詡為武功文治大已超越秦漢,作此詩以述平生。后來被太常博士呂才譜曲稱為《功成慶善樂》,以兒童六十四人戴進德冠、著紫褲褶,長袖漆髻,屣履配舞,名為九功之舞,象征文德武功俱成而天下安樂,經常在朝廷重大慶典時演奏。

六、武則天《臘日宣詔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這首詩是武則天稱帝的第二年臘月所作,據說有人密謀反叛,騙武則天說上林苑的花開了,請她去賞花。武則天懷疑其中有詐,派使者宣此詔書告訴花神:我明天要來賞花,你們必須連夜綻放,不能等明天曉風吹拂再開放。當夜苑中百花盡皆盛放,群臣無不折服。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這短短20個字的詩作詔書,卻把一代女皇剛毅勇決、敢作敢為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全詩簡潔明朗、語言流暢,主題鮮明、盡顯霸氣,是歷代帝王詩作中的佼佼者,堪稱上乘之作。

七、黃巢《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是黃巢在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后所作,他以菊花自比,表達了秋日百花凋零的肅殺與我自獨放的自負與霸氣。詩文淺顯簡潔,文采并不出眾,詩中充滿了憤懣與戾氣,讓人不寒而栗。后來他起兵后一路殺戮,攻破長安后將李唐王室及臣工幾乎屠殺殆盡,滿城血腥沖天而并無絲毫菊之香馨,是其殘忍嗜殺人格的真實寫照,并沒有王者胸懷天下的氣度與格局,在歷代帝王詩作中并不出彩。

八、金海陵王完顏亮《念奴嬌·天丁震怒》

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六出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顛狂,素麟猖獗,掣斷真珠索。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誰念萬里關山,征夫僵立,縞帶占旗腳。色映戈矛,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與談兵略。須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海陵王完顏亮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自幼天才英發,才智過人,性格沉穩,身上沒有絲毫草原權貴的粗魯與野性,而是極度崇尚漢文化,儀表閑靜平和、儒雅大度,文采極佳,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學家,被譽為“一吟一詠,冠絕當時”。這篇詩詞是其嗜殺金熙宗篡位成功后所作,全篇除題目外不著一個“雪”字,卻把狂風暴雪席卷天地的雄弘表現得淋漓盡致,文筆雄渾遒勁,盡顯帝王氣象,是古往今來帝王詩詞中的上乘之作。

九、宋太祖趙匡胤《詠初日》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這首詩是趙匡胤在靈山寺門前吟詠而成,全詩意蘊質樸而又粗獷,境界開闊而又壯觀,以紅日逐退群星與殘月,表達自己鏟平割據、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就文學水平而言并非上乘之作,但氣勢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動,不失為一篇成功的述志之作,宋代文學家陳巖肖贊嘆其:“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規模宏遠矣?!?/p>

十、明太祖朱元璋《憤題和尚詰問》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主,只顧嘵嘵問姓名。

這首詩是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后,來到一個寺院歇息,寺中主持看其面帶殺氣,想以佛法為其化解,因而問其姓名。朱元璋憤于和尚不識英雄,在寺院墻壁上題詩一首,大笑而去,以此表達戰勝勁敵的自負和對和尚的嘲諷之情。全詩透出的血腥之氣遠超黃巢的《不第后賦菊》,也是朱元璋性格的真實寫照,他稱帝后對開國功臣的屠戮動輒牽連數萬人命,更是對其血腥殘忍嗜殺的證明。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看看是怎樣碾壓歷代帝王詩篇的。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薄肚邎@春·雪》開篇以北國雪景起興,寫盡了萬里山河的壯美雄姿,開合有度、大氣磅礴,起筆便是萬壑群山藏于胸,萬丈豪情比天高,在氣勢已經對歷代帝王形成碾壓之勢。

“須晴日,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笔銓懩男┰浽谔斓亻g指點萬物的英雄們,面對如此壯闊的大美江山,無不嘆服折腰、為之傾倒,同時也為后文點評歷代帝王做好鋪墊,歷代帝王詩篇難以望其項背。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在詩人眼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略輸、稍遜的不僅是文采和風騷,而是縱橫宇宙、天地唯我的氣度與格局,此等氣概古今帝王將相無人與之比肩。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笔侨姷狞c睛之筆?!熬阃印币痪溲砸驯M而意未窮,鄙睨千古帝王的氣勢躍然紙上?!皵碉L流人物,還看今朝”更是震爍千古的宣言,道出了詩人敢于改天換地的豪情壯志,是對全詩主題的總結提點。此詩文思穿越千年、主題洞悉未來,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冠絕古今的不朽之作,所謂歷代帝王的“千古名篇”與之相比,差距不止十萬百千里也。

今日中金網關于滿城盡帶黃金甲胸(滿城盡帶黃金甲中束胸)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