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頭條 >

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流)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流)",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流)對您幫助。

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流)

廣濟河,是北宋時期山東境內的一條重要運道,約五百余里,是京師開封“漕運四河”之一。

廣濟河原是唐朝武則天時期開鑿的湛渠,因水面寬五丈,又名“五丈渠”或“五丈河”。

從唐末到五代后周時,社會動蕩不安,五丈河年久失修,淤塞不通。

后周顯德四年(957年),周世宗進行疏浚,并引入汴河水,以補充水源。兩年后,又疏浚五丈河下游,過定陶,入于濟水。這樣一來,往來京城的船只便可從開封進入五丈河,東北至定陶,到濟州合蔡鎮(今山東巨野西北),再進入梁山泊。由梁山泊進入濟水,由濟水達于鄆州(治所在今東平縣)。

宋初建隆二年(961),宋太祖征發曹、單諸州丁夫萬人修繕,并從滎陽開水渠,引水入五丈河,增強了運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年漕運量由十幾萬石增至六七十萬石,東京十七州粟帛皆自廣濟河運至京師。

開寶六年(973年),更名為“廣濟河”。

景德二年(1005年),在汴河引水斗門處放置巨石,分汴水入廣濟河,后,又重新開挖菏水、泗水河道,廣濟河運輸能力、通航地區擴大。

天圣六年(1028年),黃河決口,廣濟河自濟州合蔡鎮以下淤塞,政府征調夫役開挖水道,將廣濟河導入黃河,又導黃河通于泗水,又成為主要的運道。但由于黃河泥沙淤塞,時常因影響漕運。

熙寧七年(1074),又開新河,引汴水入廣濟河。但廣濟河始終受水源不足及黃河侵淤困擾。

元豐七年(1084年),朝廷又疏浚廣濟河。至北宋末年,廣濟河與北方的清河、南方多條水道均可貫通。

宋金連年征戰,宋末廣濟河水道淺澀,運力大減。

到金代,開封不再是京師,廣濟河漸漸堙廢。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黃金水道是哪條江河流)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