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5-03 15:21:02
中金網今日介紹"世界黃金日(世界黃金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世界黃金日(世界黃金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對您幫助。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旨在倡導全球參與環境保護行動,提高公眾認識。距離1972年全球首個關于環境保護的國際性會議—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召開,并正式確立世界環境日,今年正好是50周年。
這一節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主導,自1974年以來每年舉辦一屆,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環境保護公共宣傳平臺,每年有世界各地數百萬人通過這一平臺參與到保護地球的進程。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只有一個地球”(OnlyOneEarth),聚焦“踐行可持續生活,與自然和諧共生”。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整理的數據,2022年地球正面臨三大環境危機: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自然退化、以及污染和廢棄物挑戰。這些危機正在因為人類活動和不可持續的消費、生產模式引發或加劇。并且,世界上最脆弱的群體往往承受著環境危機最嚴酷的打擊。
據統計,每年因空氣污染致死的700萬人中,兒童和老人的比例居高不下。2020年,氣候變化迫使3000萬人背井離鄉——大約是因戰爭和暴力沖突而流離失所的人口的三倍。到2050年,因環境危機而流離失所的人數可能高達2億。2018年,海洋塑料污染對旅游業、漁業和水產養殖業造成的全球經濟總成本估計為6-190億美元。氣候危機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造成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生態系統退化影響估計32億人的福祉,占世界人口的40%。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Guterres)在2022年1月的聯合國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我們必須進入應對氣候危機的緊急模式。未來十年是我們能否打贏‘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內’戰役的關鍵十年,而如今我們卻仍在持續偏離正軌。”他補充說,“我們亟需付諸巨大的努力,采取大量行動。”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最新氣候通報,在未來五年,全球年均溫度有50%的幾率至少有一年暫時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C。為了在本世紀末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C,人們必須共同行動,在2030年將溫室氣體年排放量減半(關于升溫1.5°C的研究解讀及其影響,我們有詳細采訪)。
要走出家園危機,必須轉變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政府、城市、商業企業、組織機構、個人,轉變消費、生產、基礎建設、投資以及土地使用的方式。事實上,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帶來很高的經濟收益,是實現全球經濟脫碳的重要途徑。
從今年4月到6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鼓勵個人、企業和社區團體在社交媒體和世界環境日官網上使用話題詞#只有一個地球,用數字突出所采取的行動并積極分享。比如:30名小學生清理河道,撿拾了60袋垃圾。5口人的家庭使用了1個新能源發電設備。
減少燃油車使用,多搭乘公共交通或騎行,節約用電用水,節約糧食,垃圾分類,使用環保袋等,都是日常個人可以參與的環保行動。
全球已經在保護地球上努力推進共同的行動。今年3月的聯合國環境大會上,來自175個國家的與會代表通過了一項終結塑料污染的決議,目標是在2024年底前完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以解決塑料污染治理問題。根據《巴黎協定》,各國要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2021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各締約方最終完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今年,我國生態環境部將六五環境日的宣傳主題定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廣泛宣傳生態文明思想,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多年努力下,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根據今年5月剛剛發布的《2021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地表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管轄海域海水水質整體持續向好。全國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全國自然生態狀況總體穩定。全國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向好。輻射環境質量和重點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水平總體良好。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達到“十四五”序時進度。
保護人類共同家園的行動,需要人人參與。
今日中金網關于世界黃金日(世界黃金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