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頭條 >

黃金周是什么意思(國慶黃金周是什么意思)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周是什么意思(國慶黃金周是什么意思)",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周是什么意思(國慶黃金周是什么意思)對您幫助。

黃金周是什么意思(國慶黃金周是什么意思)

在中國每一個旅游城市的火車站,總有那么一群人守在出站口,見到游客便問,要不要住宿啊。如果游客稍微表示出有意向,他們便會快速說出酒店的條件,比如24小時熱水、空調、wifi…,三星級標準,只要300元。這時游客一聽,性價比也還行,這筆生意在中介的安排下,就這么成交了。這樣的場景日復一日,在各個旅游城市單調的重復著,如果碰上黃金周,情況會變得更有意思一點。

1號的時候,中介們發現人氣開始上升,買方市場開始轉向賣方市場了,星級酒店基本銷售一空。2號的時候,很明顯房價開始俏起來了,普通的賓館、招待所也陸續住滿了客人,已經不需要呆在火車站,行商變坐商了。3號的時候,只要手上還有房,立刻一堆人搶,而且價格基本不問,即使是旅館的價格,也比平時的星級酒店都貴了,作為常年吃這碗飯的,對不同酒店不同房型的市場價基本上都有個譜,這時候會發現完全看不懂了。4號的時候,景區已經沒有空房了,酒店、賓館、招待所、旅館通通爆滿,已經開始有人搭帳篷對外兜售了,各種房型價格已經也炒到天上。中介們這時已經沒事可做了,反正也沒房間了。

5號開始游客開始陸續減少,回到了3號的水平。6、7號的時候,中介們又得開始行動起來了,因為酒店空房間多起來了。這個時候,火車站還是那個火車站,游客還是這些游客,中介還是同一撥,甚至中介們的話術都沒變,依然是24小時熱水、空調、wifi…,價格甚至比之前的300元更低,然而并沒有什么用。唯一變化的是游客們的態度,紛紛擺手表示,不要了不要了。

前后短短幾天的時間,山還是那山,水那還是那水,游客們的態度為什么會反差這么大呢?很簡單,假期快結束了。

公司還是那個公司,老板沒變員工沒變,股票還是那個股票,前幾天還求之不得,怎么現在就棄如敝屣了?很簡單,游戲結束了。

游客在決定酒店的時候,只要還有酒店可選的時候,他都會進行貨比三家。假如有甲、乙、丙三家酒店,條件一家比一家好,同樣是2號的時候,如果甲酒店價格是300元,乙酒店肯定覺得自己值400元,那么丙酒店則認為自己應該掛500元,這看起來非常合理。如果換到3號,甲酒店價格漲到500了,乙酒店肯定不愿自己400元了,游客、中介也都不答應啊,游客會給乙酒店定價到600元,最后丙酒店自然是700元價格了。看起來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在游客眼里,酒店估值就應該這樣啊,一分錢一分貨嘛,酒店自己也認為這樣是合理的。

單看一個酒店的價格,在黃金周期間的上漲與下跌,看起來跟酒店自身的基本面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在進行橫向定價的時候。但時間維度的價格縱向變化,其實跟酒店的軟硬件等基本面沒什么關系,漲是因為放假了,跌是因為假期結束了。也就是說,漲不漲,看放不放假;漲多少,才跟酒店硬件條件即基本面有關系。

圍繞著股價有三個問題,漲不漲?漲多少?什么時候漲?分別是方向、幅度、時點,各自的決定因素不盡相同。研究的時候,一定要對號入座,切忌用錯藥方,拿解釋幅度的來解釋方向。明明方向結束了,還拿著幅度在那說不應該跌啊,什么空調修好了,wifi也通了啊,還附送游泳券,全然不顧假期結束這個事實。消費股漲的時候,大家可以拿消費文化、渠道建設等來解釋,但下跌的時候,這些因素就解釋不了了,因為漲不漲并不是因為消費文化、渠道建設這些因素,漲多少是這些因素決定的。

總之,簡單地拿著所謂的基本面,就想解釋所有的股價波動,以及股價波動的方向、幅度、時點,是形而上學的表現。

于是有人發明了預期差的方法,漲的時候說超預期,跌的時候說低于預期,陷入了唯心主義陷阱。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周是什么意思(國慶黃金周是什么意思)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