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點評 >

情侶體重黃金比例(情侶之間身高黃金比例)

中金網今日介紹"星際爭霸2黃金聯(lián)賽(星際爭霸2黃金聯(lián)賽2020)",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星際爭霸2黃金聯(lián)賽(星際爭霸2黃金聯(lián)賽2020)對您幫助。

星際爭霸2黃金聯(lián)賽(星際爭霸2黃金聯(lián)賽2020)

欄目薦語:

每當看見那些過了黃金年齡,但還依舊拼搏在賽場上的老選手,我總是心懷感動和敬仰,仿佛都能聽到他們像古代斯巴達時期的老戰(zhàn)士那樣,說著:我們曾經年輕勇敢,一往無前。

星際(包括星際1、星際2)在中國電競圈里是很特別的一個群體,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競冠軍獲得者馬天元正是星際選手,還從中走出了一批中國電競的中堅力量,在行業(yè)里散發(fā)著自己的光芒。

遺憾的是,在2020年,《星際爭霸2》十周年之際,暴雪官方宣布停止付費內容的更新,僅保留必要的PVP平衡性調整。

隨著越來越多熟悉的身影消失在星際賽場上,這款曾經輝煌無比的RTS游戲,正等待著來自新時代的死亡宣判。

如同每一場悲劇電影結尾那樣,星際落寞的背影在命運的道路上被越拉越長,只給觀眾留下一個最后的鏡頭。或許,以后會有人把中國星際的故事寫成一本書或是拍成一部紀錄片。

在這之前,我想寫下我所聽到的那些故事。

晚上十點,我在春熙路附近找了一家麥當勞坐著,和黃旻的采訪約在半個小時后,剛點好一杯檸檬紅茶就收到了黃旻的微信,說今天孩子睡得早,采訪可以提前開始。可能很難想象,這次的采訪對象不僅是一位奶爸,還是一位在役職業(yè)選手。

黃旻是國內《星際爭霸2》頂尖的神族選手,ID是Cyan,外號探姬,但平時大家更喜歡叫他雞哥。今年十月,黃旻將迎來他30歲的生日。

我第一次認識黃旻是在2016年的《星際爭霸2》黃金職業(yè)聯(lián)賽(GPL)上,這是他成為職業(yè)選手的頭一年,在比賽中擊敗了當時的蟲族明星選手iA(周航)晉級四強,與另外三位中國選手爭奪通往加拿大蒙特利爾WCS2016夏季賽的門票。

(2016年《星際爭霸2》黃金職業(yè)聯(lián)賽半決賽)

用黃旻自己的話來說,是「出道即巔峰」。

我翻閱了一些那年關于GPL的新聞,在一則報道中,黃旻的ID前被加了兩個字,作者稱他為小將Cyan。

然而六年過去了,黃旻早已是一名成熟的職業(yè)選手,還多次代表中國星際去海外參賽。在最近的國家杯中,黃旻與人族選手Time(李培楠)一起闖進四強,打破了此前中國隊八強的記錄。

實際上,我有一段時間沒有關注星際了。還是這次國家杯,再次聽到了黃旻的消息,也在機緣巧合之下,促成了采訪。

和采訪其他職業(yè)選手的套路相似,我問了問黃旻當初是如何成為職業(yè)選手;家里人支持與否;職業(yè)生涯遇到過什么挫折;未來有什么樣的目標。

客觀來說,相比那些站在電競圈金字塔尖的職業(yè)選手,黃旻的故事并不是最傳奇、最波瀾壯闊的,但卻成了我認為最特別的一個。

采訪結束后我回到家里,又重新聽了聽這段深夜在麥當勞里完成的錄音,仿佛讀完一本令人悵然的小說,感覺心里憋了一口氣,又久久不能從劇情里走出來。

這不是關于一位電競選手拼搏、夢想、激情、熱血的對話,而更像是一個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普通人對朋友講述著生活雞零狗碎的真實寫照。

但我似乎也知道了應該怎樣去理解黃旻,一切正如他的微信簽名:不灑脫,強行酷。

VOL.1

「當黃旻成為Cyan」

2012年,《星際爭霸2》在國內剛上線不久,其代理商網易花了很大一番工夫去做線下推廣。此時正逢黃旻在西安體育學院上大一,有次放暑假去網吧,碰巧有人拿著傳單在宣傳星際。

據黃旻回憶,正好那天他比較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開始接觸星際,結果沒想到在很短時間內就打出了一些成績。在高校星聯(lián)賽(CSL)中拿到名次后,就有俱樂部開始接觸黃旻。要知道,前幾年高校星聯(lián)賽的含金量比現(xiàn)在高許多,因為當時是允許職業(yè)選手參賽的,想拿到名次很不容易,還有不少中國星際選手都出自CSL。

后來,黃旻受邀去北京參加青訓,又去了上海一家俱樂部。最終,在2016年,和另一名神族選手Jieshi(胡家俊)一起來到成都訓練,在參加過許多國內外《星際爭霸2》的大賽后,黃旻就這樣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職業(yè)選手。

(黃旻去波蘭參加今年IEM時與S1mple的合影)

早在黃旻上初中時,魔獸爭霸就打到了VS14級(相當于宗師段位),CS的水平也很高,在當時也有過成為職業(yè)選手的機會,但被家人攔住了:“你好歹先把大學上完。”父母勸黃旻。

考慮到自身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整個電競行業(yè)的環(huán)境也不如現(xiàn)在這么好,加上父母的阻攔,黃旻還是決定先以學業(yè)為重。在大學畢業(yè)后成為星際職業(yè)選手,可以說是圓了黃旻一直以來的夢想。

“我現(xiàn)在已經想不起來當初的心情了,不過我正式加入俱樂部的時候應該是蠻淡定的。因為成為職業(yè)選手不是一個瞬間性動作,之前參加比賽也讓我對自己的實力有一定認知,我知道有機會能夠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且我一直沒有覺得職業(yè)選手有什么特殊的,只不過是我在社會上的一個身份。”黃旻回憶起剛成為職業(yè)選手時的心境。

這之后,就是廣為星際玩家所知的故事了。

VOL.2

「可憐天下父母心」

黃旻職業(yè)生涯中最大的分水嶺出現(xiàn)在2018年,也就是孩子出生的那年。

“以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只管自己就好了。孩子出生之后要考慮的事很多,尤其是我想當一個負責任的父親,很多時候不愿意把孩子交給別人來帶,一歲半之前都是我們自己帶的。”

小孩晚上反復鬧騰,導致很長一段時間里,黃旻都嚴重缺乏睡眠。從那段時間黃旻發(fā)在微博上的照片可以看出,越來越重的黑眼圈從不遺漏每一個失眠的夜晚。

常常還沒睡夠就要早起帶孩子,下午又要集中精力開始訓練,黃旻感慨:“現(xiàn)在想想,我也不知道當初是怎么熬過來的,就那么硬頂著過來了,也算是領會到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那種感覺吧。以前我爸媽也會跟我說等你有孩子就懂了,當我有孩子之后真的就懂了,但我很難表達出到底懂了什么、改變了什么,如果跟有孩子的人聊的話,他們會更理解一些,一切盡在不言中。”

(黃旻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在電腦前看Replay)

孩子剛出生三個月左右,黃旻遇到了一個坎兒,這件發(fā)生在2019年年初的事成為了黃旻職業(yè)生涯中的黑歷史。

太原的冬天非常干燥,加濕器幾乎人手一臺,因為長期在家使用加濕器,孩子得了加濕器肺炎,當時一直沒有查明原因,導致孩子高燒不退,最后住院了,這讓孤身在上海的黃旻很是焦慮。

“一著急就犯二了,我想早點回去,又怕自己這么多天的努力付之一炬,于是就犯錯了,現(xiàn)在想起來挺傻的。”

連續(xù)熬夜打美服本就讓黃旻的狀態(tài)不好,當他看到家里發(fā)來孩子住院的一張照片時,徹底昏了頭腦。照片中孩子由于太小,輸液的針管只能從頭上扎進去,這讓作為父親的黃旻感到心急如焚。

在確定出線名額的前幾個小時,有美服選手開始在天梯上修地堡(星際2中神族的一種冷門戰(zhàn)術)送分,想保送自己賽區(qū)的一位選手出線。黃旻得知后,非常擔心自己幾天幾夜不睡覺才打出來的名額會被刷掉,于是就借了別人的號想去狙擊修地堡送分的選手,但沒有成功。眼看自己分數(shù)要被超過,黃旻一著急就讓自己的好兄弟Jieshi在匹配到自己后秒退(進入游戲就投降)了一盤,從而保住了出線的名額,這樣黃旻就可以不用參加海選賽,早些回去照顧還在住院的孩子。

但也正是因為這一盤秒退讓他和Jieshi都遭到了禁賽。黃旻向我表示,這是他職業(yè)生涯中最愧疚的一件事,自己做了錯事不說,還把兄弟牽連了。

“我覺得孩子的出生像給我加了一個Buff,有了孩子之后就特別著急,想多掙點錢,想打出更好的成績,但往往反而被這個壓力給壓垮了,又變成了Debuff。后來也是經歷了很多心理斗爭和調整,現(xiàn)在好很多了。”

父親和職業(yè)選手的身份似乎很難重疊,黃旻也因此被家人勸過退役,但即使是因為刷分事件被禁賽近半年,黃旻打職業(yè)的決心也從沒動搖過。

“當時我一直等著解禁之后再殺回來,我覺得一個選手該不該退役,主要看他還能不能打的動,如果誰都打不過了,賴著不退役也沒什么意思。”

VOL.3

「哪有什么既傳統(tǒng)又開明的父母」

因為疫情、比賽等緣故,黃旻現(xiàn)在太原家里訓練。平時父母也會幫著帶孩子,減輕黃旻的壓力,盡量讓他有一個寬松的訓練環(huán)境,一如多年前那樣。

大學畢業(yè)后,黃旻已經完成了十年前和父母的約定---好歹把大學讀完了。于是迫不及待地重新找回了年少時的夢想,而對黃旻父母來說,就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做父母的總是喜歡給青春期的孩子許諾一些未來的事,以平息眼前無法解決的矛盾。認為只要時間一長,孩子也就忘了,又或者是以為黃旻會和多數(shù)孩子一樣,長大后便對小時候的夢想只字不再提。

“我已經完成了當時的約定,而且長大成人了,很多事我可以自己做主了。”

家庭幾乎是所有職業(yè)選手都會面臨的一大課題,和那些與家人疏離、相互不理解的故事一樣,黃旻的父母并非從一開始就支持孩子走上打職業(yè)的道路,很長一段時間里,黃旻和他們的關系都非常緊張。

不同于Time(李培楠)的父親,因支持、陪伴孩子打職業(yè)而被許多星際玩家所認識,被稱為Time的頭號粉絲。黃旻是在真正打出成績后,才開始與父母和解。

“以前覺得父母太自我了,只想讓我按照他們的意愿生活,但其實當初他們幫我遮擋了很多事。你想家里肯定還有別的親戚朋友,那在他們眼里我就是打游戲不務正業(yè)的小孩,這些壓力都是我父母幫我頂住了,一直沒有讓我知道,我也是這幾年才慢慢了解這些事。”

是啊,哪有什么既傳統(tǒng)又開明的父母,都不過是把對孩子的愛轉變成了理解。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戰(zhàn)爭”,永遠以父母讓步而象征著結束,黃旻很慶幸自己擁有來自家庭的支持。

“那你打出成績之后父母應該很為你驕傲。”

“是的。”

現(xiàn)在,每逢黃旻有重要比賽時,直播屏幕前就多了兩位看不懂的大齡觀眾。

VOL.4

「十年星際,十年人生」

按照江湖規(guī)矩,在文章的結尾我應該寫一段文字來總結一下黃旻,但我想了很久。黃旻不是一個會煽情、會過多表達自己情緒的選手。

多數(shù)人會認為黃旻很佛系,包括黃旻自己也承認。但我以為還有一點作為職業(yè)選手的韌性,如果一定要去理解的話,甚至可以將黃旻的佛系看作是韌性的外包裝。

星際2中三個種族的平衡性常常被玩家吐槽,有了這個借口之后,便很容易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于版本問題。但黃旻幾乎從不參與這場抱怨,只是努力打好當下的版本,這一點可以看作是黃旻的佛系。

而黃旻的韌性體現(xiàn)在,即是在神族最弱的版本,他也有一戰(zhàn)之力,但凡哪個版本神族稍有加強,他便能打出自己的統(tǒng)治力。

在采訪的最后,我問黃旻星際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一段沉默后,黃旻告訴我星際對他而言是一份工作。但顯然,這個回答并不完整。

去年十月,黃旻在Dreamhack冬季賽中國區(qū)預選賽中以讓三追四的成績力斬Time,完成一次驚天翻盤,結束了Time此前在中國區(qū)八連冠的成績,成為晉級16強的唯一一位中國選手,這也是黃旻時隔四年后的又一個冠軍。

因此,黃旻非常珍惜這次機會,為了不被延遲影響,為了能在世界賽上發(fā)揮更好,黃旻決定自費去上海打比賽。上海的網絡能將延遲從180ms降低到150ms,但這也讓孩子下個月上幼兒園的錢沒了著落。

黃旻告訴我,其實自己打職業(yè)以來工資獎金也有不少,按常規(guī)來說不至于交不起孩子的托班費,但不湊巧的是,那段時間黃旻家里發(fā)生了很多事情,一件又一件人生里的“意外”湊到了一起。

“我在想是不是我拿到冠軍把運氣用光了?”

決定自費去上海比賽后,黃旻在微博中寫道:“明天就29歲的我,是位父親也是個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中年油膩普信男’,不再如職業(yè)賽場上那些青春少年般斗志昂揚,大家不會對我有任何期待,輸也不過是理所當然,放棄也不過如此。

可是我記得自己奮斗的每個日日夜夜,我記得每次輸比賽之后的不甘與憤怒。也許輸會有千千萬萬的原因,但這次不想再因為延遲而打不好,因為我想贏,老狗也有幾顆牙。”

這顆賭上一切的心感染了每一個星際人,好在,后來黃旭東和孫一峰得知黃旻當時的情況后,主動幫他承擔了去上海比賽的費用。

“生孩子之后還能穩(wěn)定出線,自己掏錢也要去拼一場,就這份素養(yǎng)和狀態(tài),國內找不到第二個人。”一位星際玩家評價黃旻。

今年2月,黃旻和Time踏上了IEM卡托維茲的征途,兩位選手為了辦簽證就搞得身心疲憊,Time當時因為航班延誤在上海多待了一天,重新做了核酸,再坐30小時的飛機去波蘭。黃旻則是在回程的時候因為買不到機票,在波蘭滯留了近半個月,還時刻擔心著萬一被感染更無法回國。

黃旭東在微博評論:“這次波蘭之行真的太艱辛了,是為了利益嗎?我想他們可能還掙不回這些天折騰的費用。他們只是想站在世界最大的星際舞臺上追尋自己的夢想。可能星際這個項目已經沒太多人關注了,但是不管怎么樣,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瑞思拜。”

再看回黃旻的回答,或許你也能明白他的欲言又止。

“再怎么說星際也只是一個游戲,無論如何也不能改變它的本質,雖然它占據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十年,你說人生有幾個十年?我覺得星際更像是我認識世界和接觸世界的一個窗口,通過它我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但也失去了很多,人生就是這樣。”黃旻說。

(本文首發(fā)于電競啟示錄,作者|張翌楠)

今日中金網關于星際爭霸2黃金聯(lián)賽(星際爭霸2黃金聯(lián)賽2020)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