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4-30 15:59:00
中金網今日介紹"懷化黃金坳異地搬遷(懷化市黃金坳開發大項目)",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懷化黃金坳異地搬遷(懷化市黃金坳開發大項目)對您幫助。
初秋時節,酉水之畔的沅陵縣太常太安社區,艷陽高照,生機勃發。
安置點里,搬遷戶們正在晾曬自家采摘的蔬菜?!拔⒉藞@里種植了很多蔬菜,從來不愁吃?!卑徇w戶曹桂英開心地說。
曹桂英家的“微菜園”,是社區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進行再次分配的創新舉措。每個搬遷戶擁有“微菜園”約30平方米,既節約了生活成本,也解了“種地”鄉愁。
沅陵太安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群眾的幸福生活,只是我市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的一個縮影。
作為“十三五”期間湖南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最重的市,2016至2018年,懷化共完成易地搬遷約2.28萬戶10.4萬人。2019年初,在“搬”的任務即將收官的關鍵節點,我市將工作重心從搬遷轉向后續幫扶,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同步,不但讓搬遷戶“搬”進了新房子,而且“遷”出了好日子,一批又一批“一方山水養不活一方人”的貧困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歸屬感,居住環境越來越美,幸福生活越過越甜。
住進新家園過上新生活
“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一家搬出大山,現住在150平方米的新房中,我很滿足!”近日,在麻陽譚家寨鄉楠木橋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戶譚顯清欣喜地介紹起現在的新生活,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譚顯清家原來居住地道路彎多坡陡,進出困難,且房子是老舊的木板房,生活極其不便。2017年,他家享受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到了馬路邊,四房一廳的房子,紅瓦磚房白墻,大氣又漂亮。
據悉,該安置點共有12戶貧困戶搬遷安置在這里?!八?、電、路都通到家,這比以前居住的地方不知道強了多少倍!”譚顯清說,搬到這里,迎來了幸福新生活。
搬遷只是手段,“移得出、穩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樂業?!?/p>
麻陽堅持把科學選址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重中之重,將易地扶貧搬遷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突出“四個靠攏”,重點向縣城、中心鎮、產業園區、鄉村旅游區等人口聚集、配套完善、有產業基礎的區域進行選址布局。全縣36個集中安置點選址全部優中選優,水、電、路、氣、網、綠化、亮化等配套設施全覆蓋,縣城、集鎮安置點建設了標準污水處理站。
貧困戶搬遷后還有什么困難?我市牢牢把握易地扶貧搬遷階段性任務目標的轉變,著力對搬遷群眾精準實施后續幫扶。
針對沅陵太安社區、麻陽龍升社區搬遷群眾子女上幼兒園不方便的問題,我市將社區幼兒園項目納入“補短板”項目予以支持。目前,沅陵太安社區幼兒園、麻陽龍升社區幼兒園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最多可解決600名學齡前兒童入學問題。
溆浦對全縣6戶及以上的99個集中安置點按人均5平方米、戶均不超過20平方米標準全部落實了“微菜園”,全縣3236戶12160人集中安置搬遷戶家家有菜地。目前,麻陽龍升社區安置區、芷江七里橋安置區、鶴城黃金坳花果園安置區、會同工業集中區安置區等全部落實了“微菜園”。
聚焦最難啃的硬骨頭,今年,我市先后下發了《2020年全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后續幫扶“20條措施”推進落實行動方案》《2020年懷化市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掛牌督戰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集中安置區后續幫扶工作19個專項行動組和易地扶貧搬遷22個掛牌督戰組,就大安置區后扶、配套設施完善、就業幫扶清零、產業幫扶增效、管理服務規范、生活成本降低、社會保障兜底等“20條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戰。
“落實‘20條措施’任務完成情況將納入2020年脫貧攻堅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價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笔幸椎胤鲐毎徇w辦主任田敏告訴記者,今年,我市將繼續推動全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后續幫扶“20條措施”落到實處,確保全市340個集中安置區配套齊全、組織健全、產業興旺、管理有序、保障有力。
變身新居民端上新飯碗
日前,家住中方縣城玉屏居的蒲士田提著新鮮菜、哼著曲兒、踱著步,拐個彎從市場回到了家?!白詮陌崃诉^來,公交在家門口,走幾步路有菜買,學校、衛生院在附近,生活方便多了?!逼咽刻镩_心地說。
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蒲士田搬出新路河鎮合興村,在中方縣工業園謀了事,月收入兩三千,大兒子在縣城上了學,全家脫了貧,如今生活過得美滋滋的。
為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我市瞄準“一戶一就業”目標,按照“零就業家庭”清零的要求,督導各縣市區在精準摸清搬遷對象就業信息的基礎上,因地因人制定了《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就業幫扶計劃》,重點實施了勞務協作輸出一批、就近就業消化一批、特崗開發兜底一批、技能培訓提升一批、吸納獎補穩定一批的“五個一批工程”。
產業開進安置點,搬遷群眾足不出小區,就能上班拿工資。
靖州將易地扶貧搬遷與園區用工、技能培訓等結合起來,做到既“挪窮窩”又換“窮業”?!巴ㄟ^與企業聯姻,把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讓搬遷戶能就業、不返貧?!痹摽h易遷辦負責人說。
安居樂業不分家,住上好房子,掙到“紅票子”,才算好日子。一些安置點還規劃建設了“扶貧超市”、“扶貧農貿市場”等。
“顧家又就業,日子美而甜。”沅陵縣城郊的太安易地扶貧搬遷點的中心位置旁,是縣城一家大超市分店。在超市上班的雷秀蘭去年8月搬進社區,一邊照顧小孩,一邊在家門口上班,月收入2300元,談起現在的生活,滿臉幸福。
樓上生活,樓下生產。麻陽蘭里易地扶貧搬遷集鎮安置點采取樓上貧困戶居住,樓下商貿交易的方式,引進電商企業經營冰糖橙等特色水果,每天平均吸收易地扶貧搬遷戶家門口就業160余人,每天貧困勞動力人均勞務收入120元左右,一個購銷周期5個月,至少增收18000元。
扶貧扶長遠,長遠靠產業。我市還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縣市區因地制宜編制了《2019—2020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發展規劃》,大力支持搬遷群眾依托各地資源稟賦,培育發展適合當地的后續產業,改變生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的“輸血型”扶貧方式,增強搬遷群眾的自我“造血”功能。
綠樹環繞的坪地里,白茫茫的一片。這是辰溪縣大水田鄉土橋村分散安置戶柴澤明的養鵝基地。柴澤明一家過去擠住在破木舊房里,且地處偏遠,生產生活都不方便。2017年,縣里將他納入易地扶貧搬遷分散安置計劃,選址在公路邊,還幫他量身定制發展養鵝產業。
“以前守著幾畝薄田生活,脫貧永遠只是在夢中。搬出來后,天地寬了,致富也有了奔頭?!辈駶擅鳂饭卣f,通過養鵝增收,他家去年收入達到8萬多元。
企業與貧困戶“聯姻”,建立利益聯接,獲得收益分紅,實現穩定增收。
芷民豐農牧有限公司開辟易地搬遷貧困戶產業發展綠色通道,專門組織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開展芷江鴨養殖培訓,在公司養殖基地為易地搬遷戶單獨建養殖大棚20多個,免費提供給易地搬遷戶使用。芷江天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新建獼猴桃基地80公頃,帶動易地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對象312戶實現分紅增收。
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41260人,扶持搬遷群眾自主創業就業1040人。引導481家本地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吸納搬遷戶就業5393人,建設扶貧車間185家,實現搬遷戶就地就近就業921人,開發扶貧公益崗位安排搬遷勞動力就業2075人,基本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搬遷家庭“一戶一就業”。
此外,全市169家本地龍頭企業與易地搬遷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聯結搬遷戶10856戶,入股總金額11505萬元,人均可分紅841元/年;465家本地專業合作社與8690戶易地搬遷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入股總金額8049.79萬元,人均分紅309.26元/年。全市扶持搬遷戶自主發展各類產業項目共3630個,總投資6714.15萬元,人均可增收4582.9元/年。
融入新集體接力新奮斗
“將軍!哈哈哈,我又贏了!”近日,記者在麻陽龍升家園采訪時,幾位老人正在老年人活動中心下著象棋。而在隔壁的圖書室內,68歲老人向澤福則沉浸在書的海洋。
“社區生活好啊!”向澤福感嘆道,“沒事就來看看書,跟老朋友嘮嘮嗑,晚上還約了跳廣場舞嘞。”
解決生活單調,文化生活不能少。在全市各安置點,均建有廣場、籃球場、棋藝室、圖書室等。各安置點黨支部、社區居委會經常組織開展文體活動,豐富搬遷戶的文化生活。
“我們都是從各個侗寨搬來的,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很快都彼此熟悉了?!蓖ǖ蓝弊遄灾慰h縣溪鎮教場頭集中安置點搬遷戶伍子昌說,大家一起唱侗歌、跳蘆笙舞,社區還請來了縣里的專業人員來指導,在新家園有歸屬感。
易地扶貧搬遷,既要搬得出,也要穩得住,更要融得進。我市從配套設施建設到綜合服務,事無巨細,為群眾提供“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務,幫助搬遷群眾卸下“包袱”,融入新環境、奮斗新生活。
從“趕集才能買到肉,打餐牙祭”到“集市在門口,想吃啥就買啥”,從“讀書走山路二十里”到“到校只需5分鐘”,從“劈柴燒火煮飯”到“液化氣電磁爐樣樣有”……楊昌生一家自易遷到靖州藕團鄉集鎮上的藕荷新苑以來,生活發生了蝶變,越過越舒坦。
“多虧了政府易地搬遷政策幫扶,讓我全家從深山老林里搬到集鎮,住上了新房,現在在易遷點附近每年租種煙葉2公頃,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日子幸福多了。”楊昌生笑道。
楊昌生現在居住的藕荷新苑,是靖州坳上、大堡子、甘棠、飛山等16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共安置搬遷戶40戶182人。2018年在完成“搬得出”前半篇文章后,依托當地荷花、靈芝、煙葉等特色種植業,努力書寫“過得好”的后半篇文章。目前“藕荷新苑”的易遷戶人均年收入8千元以上,一舉實現脫貧。
搬出窮山溝,邁向新生活。如今,全市搬遷群眾正與全市人民一道奮力譜寫著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篇章。(記者底健通訊員梁建軍)
今日中金網關于懷化黃金坳異地搬遷(懷化市黃金坳開發大項目)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