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2-01 12:11:00
中金網今日介紹"什么是黃金石(黃金石是什么石頭)",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什么是黃金石(黃金石是什么石頭)對您幫助。
初春早上9點鐘,劉大叔從田間拉著一架子車的玉米秸稈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年已經74歲的劉大叔和老伴住在村子外邊的地坑院子里,這里距離山村大約2里多的路程,影友聽說大叔家還是100多年前建好的地坑院子,立即來了興趣,大家便跟著大叔去看他家的地坑院。
山西省晉南黃河岸邊的農村至今還保留著為數不多的地坑院子,這個奇特的建筑民居形式在北方的黃土高原上已經流傳了數千年,它隱藏在地面下,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它的存在。劉大叔將架子車停放在地坑上邊,慢悠悠的將玉米桿卸下車堆放在一起。看著黃黃的田野,我們難以想象大叔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卻樂呵呵的說道“家有吉祥三寶,生活好著呢。”
我們的說話聲引出了一只小狗的吠叫,不一會兒從地坑南側的出入通道里走上了一位大媽,她是劉大叔的老伴,看上去她精神狀態不佳,剛剛走到出口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問我們所從何來,是來檢查工作還是旅游的,影友解釋是來拍地坑院子的,她說道:“地坑院子有啥好拍的?那有你們城里樓房住著舒服啊?”
劉大叔卸完架子車,然后好抱著玉米桿去喂養在大樹下的兩頭牛,他說這是他的第一寶,當地農民以前家庭的主要收入是糧食作物,這些年種莊稼不賺錢,有的人開始種植蘋果樹,也有的人搞養殖,他家養的是大黃牛,每年生一頭小牛犢,一個月左右就能賣6000元,養過10個月就能賣萬元左右,所以養黃牛就成了發家致富的大寶貝了。
說了一會話兩位老人要下地坑院子吃早飯了,他們一前一后的走了下去,大媽一邊走還一邊問我們吃過早飯了沒有,可以到她家一塊吃點。一條長長的黃土斜坡大約有30米的距離,大媽說她從這條斜坡上走了50多年,看來這輩子是走不出去了。
劉大叔說話面帶笑容,他看上去要比大媽精神狀態好的多,走進土窯洞,洗過手他坐在椅子上,大媽先給他送過來一個大饅頭,我們繼續聊著天。大叔說自己20歲時候把老婆娶進門,當年也沒有啥儀式和彩禮,用一輛自行車馱著老婆回了家,中午兩人還一起下地干農活,晚上進了土窯洞做的洞房,就算是結了婚。
老伴跟著大叔生活在這地坑院子里一住便是50多年,她給大叔生下了一個兒子,贍養了公婆,也算是交了一份合格的農村媳婦答卷。大叔說老婆跟上自己這個老農民,沒有享過福,現在孩子大了成了家完成了任務,她還在繼續照顧著自己的生活,很難想象如果沒有老婆子,自己一個人會怎樣生活,所以老婆就是自家的大寶貝,你們說算不算啊?
我們在大叔家的土炕上發現了一個黃色的石頭,長度有30CM,寬度在15CM,厚度在6CM的樣子,覺得很奇怪,大叔說這“黃金石”是他的第三個寶貝。當年自己年輕的時候經常鬧牙痛,非常麻煩,聽老人說石膏礦石有下火鎮痛的作用,他便到50里外的石膏礦上,求人做了這個石膏枕頭,枕了幾十年牙痛的毛病再也沒有犯過,前幾年有個河南人給2000元,他也沒有賣。
大叔說現在兒子一家住在農村新建的院子里,平常在外邊打工,他和老婆依舊堅守在自家的地坑院子里,養牛種蘋果種莊稼,一年四季重復著生活,看上去住的黃土窯洞,但是生活還算不錯,自己能夠養活自己,不給社會添麻煩,不給兒女添麻煩,老夫妻相伴到老很知足,地坑院子里守著吉祥三寶就是守住了家。
人常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劉大叔夫妻守在自家的地坑院子里不僅僅是守這院子,他們堅守的是心中那個家,他家的吉祥三寶是老人形象的比喻,也是老人的生活寄托和希望。【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及角關注】
今日中金網關于什么是黃金石(黃金石是什么石頭)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