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1-05 17:34:00
中金網今日介紹"2017年三月份黃金價格(2019年3月黃金價格一覽表)",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2017年三月份黃金價格(2019年3月黃金價格一覽表)對您幫助。
瘋狂增持黃金,持續去美元化,各大央行到底在打什么如意算盤?黃金的謎之行情又如何解釋?可能都與黃金這個大日子有關!
數據顯示,2018年各國央行增持了近2300萬盎司黃金,比2017年增加了74%。這是自1971年以來最高的年度采購增長率,也是歷史上第二高的增長率,其中,俄羅斯是最大的買家。這樣的數據令人見慣不怪,畢竟前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1958年就提醒過人們,世界上絕大部分黃金都會流入各大央行。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3月29日是國際清算銀行(BIS)規定的“巴塞爾協議III”(BaselIII)生效日期,屆時將允許各大央行將持有的實物黃金像現金和主權債務工具一樣,按市價計算并記為儲備資產。
隨著3月29日的臨近,世界各地的銀行都在購買大量實物黃金并進行交割,這可能并非巧合。1971年,尼克松總統關閉了黃金窗口,迫使世界進入浮動匯率體系,但在去年各國央行瘋狂掃貨,購入的黃金數量幾乎是2017年的兩倍。
零對沖援引分析師JayTaylor的文章稱,有幾名消息人士指責各國央行正在通過操作紙黃金市場壓低金價,以便在3月29日前盡可能多地買入黃金。如果這是真的,那么之后應該會看到相關央行停止這種舉動,甚至可能開始支撐金價,因為隨著金價上漲,持有的黃金按市值計算將幫助改善這些央行的資產負債表。
著名黃金交易員詹姆斯辛克萊(JamesSinclair)就一直認為,戰勝全球經濟債務危機的唯一方法,就是以高出數千美元的價格,讓各國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黃金重新貨幣化。這也意味著全球貨幣體系將發生重大變化,美元地位堪憂。銀行擁有的金條等資產可以用作股本,從而使它們能夠印更多的錢。
此消彼長之下,美銀美林最新分析報告也指出,美元的影響力正在減弱,去美元化是央行增加黃金儲備的另一重要原因。美銀美林分析師援引世界黃金協會一項調查稱,全球五分之一的央行今年都將尋求增持黃金,與此同時三分之二的央行將黃金視為避險資產,59%的央行承認黃金是一種有效的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盡管美元遠未到走下神壇的地步,但是美銀美林認為當前的去美元化是一種正常趨勢,外匯儲備多元化將在今后成為黃金市場的一個重要話題。
但正如黃金反壟斷行動委員會(GATA)的克里斯鮑威爾(ChrisPowell)所言,各大央行增持黃金和黃金的貨幣化趨勢并不是什么新聞,早在數年前人們就預計到黃金將與現金和債券等價。然而,真正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意大利報紙IISole/24Ore的報道:“合成黃金”或“紙黃金”已經被用于抑制黃金的價格,由于大量人工制造的“合成黃金”令不知情的私人投資者對其頭寸感到恐慌,并繼續清理黃金頭寸,最終使各央行能以更低的價格購入黃金增加儲備。
按照市場趨勢,2018年金價飆升本應是正常的,但事實上期貨黃金去年收盤時下跌7%,財務回報為負。有分析指出,這是因為各國央行在幕后突襲“真正的”金條時,推動并協調了倫敦和紐約交易所數百噸“人造黃金”的供應。黃金衍生品的過度供應顯然壓低了黃金價格,迫使投資者平倉,以限制在期貨上累積的巨額損失。
因此,黃金期貨價格下跌得越多,投資者賣出的“合成黃金”就越多,各國央行也能以越來越低的價格買入實物黃金,形成一條完整閉環。有業內人士就提醒投資者,在黃金交易不要被央行營造的氛圍所影響,分清“合成黃金”和實物黃金的差別。
LouisJamesLL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LoboTiggre提醒,雖然3月29日是“冒險旅程的開始”,但他預期金價不會在當天出現劇烈波動,這就像其他令人興奮的頭條新聞一樣,因為“潮汐轉變的瞬間是難以察覺的,只有在漲潮或退潮獲得動量后,才會開始橫掃一切”。
今日中金網關于2017年三月份黃金價格(2019年3月黃金價格一覽表)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