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2-12-03 14:05:33
中金網今日介紹"盛女的黃金時代歌曲(盛女的黃金時代主題曲)",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盛女的黃金時代歌曲(盛女的黃金時代主題曲)對您幫助。
讓我們繼續回顧華語流行樂壇的黃金時代。
從8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的近30年時間,是華語流行樂壇的黃金時期。對比如今讓人心酸的華語流行樂壇現狀,我們不由懷念當年。
正如香港和臺灣都擁有各自的電影獎項一樣,當年香港和臺灣樂壇分別有香港十大勁歌金曲和臺灣金曲獎這2個音樂獎項。
那么這2個獎項,哪一個更權威,更具含金量呢?其實這個要分時代來看。在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十大勁歌金曲是港臺地區最有分量的音樂獎項,因為那個時候臺灣金曲獎還沒有成立,90年成立以后金曲獎影響力也還沒有建立起來。
但是到90年代末期以后,特別是2000年以后,香港娛樂產業整體沒落,包括香港電影在內,再也沒有新的巨星涌現。后期的十大勁歌金曲就比較雞肋了。至于2010年以后那就更加沒法看了。
今天咱們來專門說說這個問題。
一、十大勁歌金曲是90年代最火的流行樂壇獎項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創辦于1983年。在初期香港流行樂壇還不像后來那么火爆,十大勁歌金曲真正引發歌迷狂熱要到90年代,尤其是四大天王崛起的時代。但是2000年之后,隨著香港樂壇后繼無人,十大勁歌金曲含金量也就逐漸消退了。
咱們就說說十大勁歌金曲風光的時期吧。主要是1983年-1999年。
大家看下圖,這是這段時期勁歌金曲最受歡迎歌手和最佳金曲獲獎情況。
在整個80年代,十大勁歌金曲都是譚張爭霸。譚詠麟和張國榮壟斷了最受歡迎歌星,最佳金曲也基本上是他們倆居多。
而在80年代后期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后宣布不再參加音樂獎項評選。
于是四大天王的時代來臨。90年代最受歡迎歌星和最佳金曲基本上被四大天王壟斷。如果仔細看的話,劉德華獲得最受歡迎歌手次數最多,張學友和黎明獲得最佳金曲次數最多。
所以劉德華一直是一個偶像派,張學友則是歌神。
在整個90年代,涌現了很多經典歌曲,如果一定要選一個90年代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具代表性的年份,我覺得是1993年。
倒不是說這一年的香港歌壇經典歌曲數量最多,質量最好,而是因為這一年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晚會上,留下了令歌迷們津津樂道的經典一幕,那就是王菲和四大天王同臺演唱。
這個畫面非常珍貴,這個畫面也非常難得,因為1993年四大天王都剛剛崛起,而王菲也剛剛成名不久,他們還能湊到一起。
再后來因為他們都太大牌了,他們還會坐在臺下等待上臺領獎,但是卻不會一起同臺表演了。
這一年的十大勁歌金曲獲獎歌曲也確實都擔得起經典。尤其獲得金曲獎的《吻別》是歌神最經典的作品,沒有之一。
這一年,張學友另外一首歌曲《只想一生跟你走》還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第一名,此外還有黎明的《夏日傾情》,黎瑞恩的《一人有一個夢想》,王菲的《執迷不悔》,劉德華的《謝謝你的愛》等都是經典歌曲。
總之,這一年的十大勁歌金曲真的是最有看點的一年,它也是香港歌壇繁榮90年代的縮影。
其它年份就不多舉例說明了。
總之,在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十大勁歌金曲是港臺樂壇甚至是整個華人樂壇分量最重的音樂獎項。
但十大勁歌金曲最大的問題在于,它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一樣,都只頒給香港本地歌手,太排外了。
在90年代香港歌壇巨星頻頻出現的時代,這不是問題,但是后來香港歌手沒有新人冒出,只有老人堅守的情況下,十大勁歌金曲不知道變通,所以在2000年之后,十大勁歌金曲的含金量就越來越差了。大家再看看2000年之后的十大勁歌金曲金獎歌曲
其實里面的歌曲總體質量也還不錯,尤其是2000年代。但十大勁歌金曲最大的問題是后繼無人,尤其是李克勤,他本來是和四大天王同時代的人,但是在2010年之后還經常獲獎,香港歌壇的斷層,由此可見一斑。
二、金曲獎因為周杰倫崛起而閃耀華語流行樂壇
然后說說臺灣金曲獎。
金曲獎設立于1990年。
在最初幾年,臺灣金曲獎和香港十大勁歌金曲一樣,也比較排外,主要頒給臺灣歌手。
當時臺灣娛樂產業整體環境不如香港,所以臺灣金曲獎含金量自然也不如十大勁歌金曲。
但是后來金曲獎更加開放包容起來,在1998年把最佳國語男歌手頒給了張學友。這是臺灣金曲獎第一次把最受歡迎男歌手獎,也是把最大獎頒給臺灣之外的歌手。
此前張學友還獲得了2次金曲獎的最佳歌曲獎,分別是1994年的《吻別》,和1995年的《祝福》
正是由于臺灣金曲獎這種開放包容的精神,讓金曲獎越辦越好,在90年代末期到00年代,含金量就超過了十大勁歌金曲。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周杰倫出現了。
周杰倫是迄今為止,金曲獎獲獎次數最多的歌手。他出道第一年,第一張同名專輯《JAY》就獲得了金曲獎最佳專輯,后來他又多次獲得金曲獎最受歡迎歌手,年度最佳歌曲等各種大獎。
當然,臺灣金曲獎能夠在2000年之后,在含金量方面壓過十大勁歌金曲,最根本的原因是后來華語樂壇最著名的歌手都是在臺灣出道,無論是王力宏,林俊杰這些男歌手,還是孫燕姿,梁靜茹這些女歌手,莫不如此。
而前面咱們說了,2000年之后的香港歌壇只有陳奕迅可以和臺灣歌手們扳一下手腕。
而金曲獎對香港歌手也很包容,陳奕迅也多次參加金曲獎。
所以在21世紀以后,金曲獎的含金量和分量就遠遠超過了十大勁歌金曲。
其實港臺娛樂圈本來就是一體,兩地的藝人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比如王杰來說,他本來是香港人,在香港出道,但是沒有出名,跑去臺灣出唱片卻一炮而紅然后又回香港發展。
比如周杰倫是臺灣人,卻電影處女作卻是香港電影《頭文字D》,不僅是周杰倫,還有很多臺灣歌手都去香港拍電影。
所以本來都是相通的。
金曲獎更開放更包容,這一點就比勁歌金曲要好。畢竟大家都是中國人嘛。
所以在1999年CCTV聯合MTV創辦了音樂盛典,這個獎項融合了兩岸三地所有的歌手,后來一度成為華語樂壇最權威的音樂獎項。這是后話了。
當然,現在無論是十大勁歌金曲,還是臺灣金曲獎,還是音樂盛典,現在都不行了。
因為大環境不行了啊。再也沒有90年代四大天王和王菲爭奇斗艷,再也沒有2000年代周杰倫和林俊杰們相耀爭輝的傳奇局面了。
今日中金網關于盛女的黃金時代歌曲(盛女的黃金時代主題曲)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