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點評 >

黃金村小學(黃金村小學升初中什么時候報名)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村小學(黃金村小學升初中什么時候報名)",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村小學(黃金村小學升初中什么時候報名)對您幫助。

黃金村小學(黃金村小學升初中什么時候報名)

黃金村養老院一角受訪者供圖

芥末堆3月21日郭瑞嬋

位于湖北省廣水市李店鎮的黃金村,和大多數農村一樣普通,年輕人多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多是老弱婦孺。

但在過去近10年里,不少外界的目光投注于此,不時有高校學者、公益機構前來調研取經。2012年,這里建起了湖北省第一家農村民非養老機構——黃金村養老院,由當地一所閑置小學校舍改造而成。

這家養老院運營到現在,傾注了兩位女性及其家庭的心血。第一任院長葉星洲倒在了養老院繁重的事務下,妹妹葉星梅經歷長達一年的思考后決定接替姐姐繼續把養老院辦下去。在這之中,養老院的運營理念也從主要依靠個人犧牲,轉換到尋求公益與商業化的平衡。

在葉星梅看來,經營黃金村養老院是對農村養老模式的一種探索與嘗試,目前談不上成功,但也沒有失敗。在黃金村養老院成立后的10年時間里,以點帶面,湖北省廣水市的城鎮及農村地區已建立起36家公辦及民營養老機構。

犧牲

最初,葉星梅堅決反對繼續把黃金村養老院辦下去,她無法接受姐姐葉星洲的突然離開。

葉星洲是一名基層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她額外關注農村地區獨居老人的養老狀況。而實際上,因年輕人流出較多,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的老齡化程度比城鎮地區要更高,空巢問題突出。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農村60歲、65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別為23.81%和17.72%,比城鎮分別高出7.99%、6.61%。在黃金村,登記在冊的戶籍人口有2700多人,但留守在村里的不到1000人,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

另一方面,在黃金村養老院創辦之前,因收費較高,有養老需求的農村老人幾乎不能住進城鎮上的養老院,公辦的福利院則只接收孤寡老人,大量子女在外打工、留守在老家的老人只能居家養老。

葉星梅告訴芥末堆,“(養老)狀況真的挺糟糕的,就是自生自滅,有的老人在家過世幾天,家屬還不知道,因為沒有人在家。”

葉星洲看到了這個養老困境。2012年,原來的黃金村小學校舍正好空了下來,她萌生了把這個空間改造成一個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的想法。

后來,在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的資助下,小學校舍被改建成一個簡單的養老院,使用的家具都是已廢棄的家具。收費遵循公益原則,每人每月300元~500元。正在老家照顧孩子的葉星梅偶爾也來到養老院中當義工,幫助姐姐處理文件與做飯。

黃金村養老院由廢棄小學校舍改造而成受訪者供圖

成立一兩年,黃金村養老院已住進了50多位老人,接近滿員。同時,葉星洲的工作量也在加重。“收費很低,沒辦法請到護工,很多工作都是由我姐姐和姐夫兩個人去完成。”葉星梅回憶,當時養老院的管理也很混亂,不論是半自理老人,還是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照料負擔幾乎壓在了姐姐一人身上。

2014年9月24日,葉星洲突發腦溢血去世。在這之前,葉星洲已經連續工作了29天,每天凌晨5點起床,一個人照顧50多位老人。一切毫無預兆,就在事故發生的那天,葉星洲還照常工作了一個白天。

這給葉星梅帶來了重大的打擊,姐姐去世后,她的第一個愿望是把黃金村養老院關掉,“我們不能因為做公益,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接下來的一年,黃金村養老院由葉星梅的姐夫經營。

但姐夫一人的努力,并未能改變養老院管理的混亂。葉星梅看在眼里,心里惦記起養老院里的老人。那一年,黃金村養老院正作為湖北一所高校研究農村養老問題的項目調研基地,在這時候關掉養老院就意味著徹底的失敗。

葉星梅的想法變得搖擺不定,她糾結了整整一年時間。2015年,她決定接手養老院,一是為完成姐姐的夙愿,二是作為人生路上的一種嘗試與挑戰,“我今年都50多歲了,很快就是農村里的新一批老人,我們未來的路在哪里,我想在這方面做一些探索。”

葉星梅的一個決定,意味著她和她的家人都要放棄原來的工作與生活。接手養老院時,葉星梅知道,僅靠她自己一人無法維持養老院的正常運轉,她需要全家人的支持。說服家人以后,葉星梅的丈夫關掉了在云南小有成就的廚衛店,夫婦倆人以及公公婆婆一家人住進了養老院。

從此,葉星梅的家就被安在了養老院里頭,春節假期也只在養老院中度過。

取舍

接手后,葉星梅要做的是,在公益之外,找到一條可持續經營的道路。

吸取姐姐先前的運營教訓,葉星梅著手規范養老院的管理問題,其中很重要的是,細化對老人身體狀況的評估與分類。老人報名入住后,將通過一個月的觀察與評估,被分為全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與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等幾類,依據分類收取費用。

全自理老人收費最低,下限為每月1000元,其他類別收費逐級提升,不設上限。葉星梅表示,細化分類,是為了避免一些家屬的甩鍋行為。為了省錢,一些家屬會向養老院提出不合理要求——不管入住老人能否自理,都只交最低的費用,讓養老院不用對老人進行特別的照料,“給口飯吃就行”。

分類細化以后,家屬只能按評估結果交費,或依據增加的照料要求,交更多的費用。如家屬不能接受,黃金村養老院只好拒絕接收入住。借此,葉星梅希望能讓每個入住的老人都得到合適的照料。

這也導致,在葉星梅接手后,黃金村養老院的入住率大幅下降,從原來接近滿員的50多人,降為20多人。

這是不得不做的取舍。在葉星梅看來,這是實現養老院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一步。“很多家屬的甩鍋行為會讓你做得特別辛苦、特別累。”做農村養老,不應該只是一個講求個人犧牲的模式,“這是不健康的發展。”

最初,黃金村養老院是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改建而成,硬件設施上并不具備養老功能。在葉星梅接手時,正遇上了各地要求升級養老院設施安全性的時期。

為了達到標準,葉星梅一家前后投入了100多萬,升級養老院的硬件設施,裝修衛生間,配置新床、新空調、緊急呼叫報警系統、消防設施以及覆蓋全院的16顆攝像頭等。較完善的硬件設施,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人力負擔,“現在有點養老院的模樣了。”葉星梅說道。

所投入的100多萬,來自于葉星梅一家此前做生意攢下的積蓄。葉星梅坦率地表示,這么高的投入,想在10年、20年收回成本是不現實的。現在一家人就像陷入了一個“泥潭”,不能輕易抽身,“我現在不做了,做其他的,前期的投入就全部白費了。”

為了平衡收支,葉星梅和丈夫在村子里種了10多畝地,自產大米、油料和蔬菜,供養老院日常使用,補貼經營收入。

目前,黃金村養老院一共雇傭了兩個廚師,以及兩個70多歲的護工,月工資1500元左右。加上葉星梅夫婦以及婆婆,院里一共有7位勞動力。互相之間的分工并不完全固定,廚師在空閑時需要幫忙護理老人,做飯時間護工也需要到廚房里幫忙。葉星梅和丈夫在耕地以外,也需要照料老人、幫忙煮飯,婆婆則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在現有的開銷及收費下,加上自產的大米、油料和蔬菜,黃金村養老院一年運營下來大概可以結余5~6萬元。“這一部分的盈利是建立在,我們全家人都沒有領工資收入。”葉星梅說道,如果再請多幾位工人代替一家人的勞動,就無法保證盈利了。

現實中,工人也不那么好找。葉星梅表示,護工的工資很低,來到養老院當護工的基本上也到了養老的年齡,根本找不到年輕人。“每年民政部門都要求對護工進行培訓,實際上我們都是假的。”她解釋,培訓對象的要求是在60歲以下、45歲以下,為應付培訓,只能找符合條件的人頂替,“不只有我們是這個問題,很多機構都是。”

最后一公里

與城鎮里的養老院不同,黃金村養老院承擔的更多是最基礎的托管功能。葉星梅介紹,住進來的一般都不是能夠自理的老人,能夠完成自己生活的老人一般都不會住進來。養老院里的老人基本上都是80歲以上,或者有傷在身上。日常中,老人們的活動簡單,靠看電視以及打牌消磨時光。

在看似平靜的日常中,對于經營者而言,卻是如履薄冰。養老院一天24小時都需要有人照看,老人的一切活動都需要被監控著,以防發生任何意外。白天工作再累,到了夜里睡覺時也需要隨時對外界的動靜保持緊惕。

“你什么時候都怕有問題,一整天都是提著嗓子眼的。”葉星梅說道,自己和丈夫都已習慣,睡覺時一聽到動靜就馬上醒來。長期和老人相處,葉星梅也自詡為“半個醫生”,哪位老人吃什么藥,她都能熟悉地背出來。

葉星梅正在照顧老人受訪者供圖

養老院里就如一個真實的家庭,并非如外界想象般祥和,性格較強勢的葉星梅和老人們時有摩擦,老人之間也不例外。

但老人們表達感情的方式真誠而直接。“我在家里的時候會罵他們,講他們不聽話不講衛生,他們有時候就說我‘特別厲害’,就特別恨我。”葉星梅談到,一旦自己不在養老院兩三天,老人們就會特別想念,一回來,就拉著她的手問長問短。

也有老人為了表達感謝,非要把從家里帶回來的梨子分給葉星梅,葉星梅拒絕后,老人直接從窗戶里丟進梨子,“雖然摔爛了,但他是真心的。”

對于一些老人而言,在黃金村養老院度過的日子,是其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時光。葉星梅記得,從她接手以來,她送走的老人一共有200多位。再翻看檔案冊,她還能回憶起一些老人的性格與喜好。在這些記憶中,有難過與憤怒,為老人的離開而難過,為部分家屬的不作為而憤怒。

在葉星梅看來,如果沒有一定情懷在,養老院是無法運營下去的。她總結了一條服務法則,要有愛心、耐心與責任心。她告訴芥末堆,她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她的探索還談不上成功,但也沒有失敗,至少現在走在廣水市甚至是農村里都能看到養老機構。

據人民日報,2020年全國農村養老服務推進會議提到,目前我國農村地區有養老機構2萬多家,養老床位194萬多張,全國388萬城鄉“三無”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但存在家庭養老能力弱化,農民養老保障不足,農村養老服務設施不健全,養老服務運行可持續性和監管不足等問題。下一階段,民政系統將鞏固家庭養老基礎地位,大力發展互助型社區養老服務,著力增強縣級特困供養服務機構的失能照護服務能力。

對于未來,葉星梅相信,這是一個越往前走就越能看到光明的行業,這跟社會整體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生活水平相關。在現有條件下,葉星梅希望能得到更多政策上的幫助,由政府購買農村民非養老機構的服務,或進一步提高農民的養老補助,給予支持。

如果說希望老人能夠在這里收獲什么,她希望能夠讓農村老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公里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養老##你有想過,當你老了怎么養老嗎##你支持養兒防老,還是社保養老#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村小學(黃金村小學升初中什么時候報名)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