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頭條 >

黃金年代羅晉(黃金年代綜藝羅晉)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年代羅晉(黃金年代綜藝羅晉)",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年代羅晉(黃金年代綜藝羅晉)對您幫助。

黃金年代羅晉(黃金年代綜藝羅晉)

文|竹西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編輯|淡淡翠

要說最近最火的虐心大戲,那一定是《鶴唳華亭》!

“太好哭了”“淚要流干了”“心疼太子”……

大結局還沒到,高能的劇情就把一票觀眾給哭得稀里嘩啦。

而前不久,太子羅晉的老師“盧世瑜”下線,更是讓全網“哭到昏厥”。

為了保住被誣陷的太子,盧世瑜將所有罪責一力擔下,最終慷慨赴死,自盡于侍衛刀下。

臨走前凜然一聲“太子殿下,臣去也!”讓無數網友直呼“心碎了一地”。

飾演盧世瑜的王勁松動作不多,但那一立、一跪、一撕、一揚,就把一位殷殷老臣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說起王勁松,大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個名字,但對他的臉,你一定不陌生。

他是《瑯琊榜》里重情重義的言闕,是《軍師聯盟》里忠于漢室的荀彧,還是《大唐榮耀》里貢獻了無數表情包的任嘉倫老爸——唐肅宗李亨。

更重要的是,只要是王勁松演的劇,口碑都不會差到哪去。

不信?那就看看他的作品:

豆瓣9.7的《大明王朝1566》,9.3的《瑯琊榜》,8.9的《北平無戰事》,8.7的《恰同學少年》……

可以說,王勁松這個名字,就是“精品”的代名詞。

但即使拍了很多好作品,王勁松卻沒有“飄”過。

和很多浮躁的娛樂圈明星不一樣,入行32年,王勁松一直是個特別能沉下來的人。

你一定想不到,看上去文質彬彬的王勁松,當初竟然是以“喜劇苗子”的身份被招進江蘇省戲劇學校的。

“我身上肯定有某種缺陷,呈現出了滑稽的一面。”

這個第一次離開家鄉來到省會的少年,剛入學時臺詞背不好,功課趕不上,笨拙得像一只“丑小鴨”。

再加上同學們幾乎都是高等學校出身,只有中專學歷的王勁松更是覺得自己平凡無奇、無比渺小。

幸好,他在這里遇上了自己生命中的貴人——程俊老師。

有次放暑假前,程老師特地留了王勁松談話:

“我擔心你基礎打得不好,你暑假能不回徐州嗎?如果你留下來,我專門給你免費補課。”

試問人在一生中能遇到幾個貴人?面對老師的熱心提議,王勁松連連點頭。

為了不辜負老師的特殊照顧,在那個炎熱的暑假,王勁松幾乎天天都泡在學校學習。

然而,盡管學業有了著落,但住宿卻成了問題。

王勁松的家里條件不好,租不起賓館,只住得起學校的宿舍。可暑假期間宿舍都被封了,怎么進去呢?

王勁松沒辦法,只能翻墻了。

于是他每天都像做賊一樣偷偷溜進宿舍,而且怕被學校保安發現,他每次回來都不敢開燈。

悶熱的夏天蚊蟲多,王勁松卻在床上大氣都不敢出。

黑不拉嘰的寢室,沒有電,沒有光,還沒有小伙伴一起嘮嗑,正常人一般住不了幾天,就會打退堂鼓了吧?

可王勁松沒有。

在一個個漫長的夏夜,他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著老師白天給自己講的油畫、雕塑、音樂,忽然就覺得漆黑的深夜里照進了光。

“我那時才知道,這個世界有好多美好的事物。”

有了老師的提點,王勁松進步很快,畢業后,他順利被分配到了南京市劇團。

你以為一場小城青年的逆襲大戲就要開始了嗎?

并沒有。

因為長得沒啥辨識度,所以王勁松在很多時候,只能在劇團里打打醬油。

“沒有人告訴你怎么演戲,只有人催你去出苦力。”

有時候,王勁松甚至得按劇團的要求,黑白袍子一罩,對著鏡頭來回轉——黑面表示壞的墻,白面表示好的墻。

這哪里是演戲?分明就是一道具嘛!

更慘的是,因為單位的薪水實在少得可憐,王勁松連個搭伙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慘兮兮地住在環境簡陋的資料室。

環境雖然艱苦,但王勁松從沒打過退堂鼓。

工作的時候,他在一邊靜靜觀察別人演戲;閑下來的時候,他幾乎把資料室的書都看了個遍。

那幾年的時光與其說是歷煉,更像是一場修行,讓他在浩瀚書海和濟濟人才中,認識到了世界的廣闊。

而曾經的所見所聞,也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變成了一種長遠而深刻的力量。

90年代中期,國內影視行業全面開花,成天被劇團晾在一邊的王勁松,感覺自己的春天要來了。

他開始去各個劇組找活干,而且拍一次就有15元“大票”。

這可比話劇團的工資高好幾倍呢!嘗到甜頭的王勁松,干得更帶勁了。

他經常在幾個劇組里趕場子,再加上演技不錯,搞的來南京的導演都知道有個叫王勁松的人,一有需要就在電話里call他。

1999年,王勁松結識了圈內出名的熱心腸老大哥——傅彪。

有天兩人一起喝茶,傅彪就問他:

“勁松,你是一個好演員。可待在這兒就要被埋沒了,你想過去北京嗎?”

日子剛變好的王勁松有點飄,他想也沒想就回答:

“去了北京不認識人,還得到處送資料求人拿角色,太沒面子了。”

傅彪就直接懟他:

“你在南京就有面子了?”“你的有面子就是不管什么戲都接?”

王勁松直接慫了,他后來感慨:“這一針扎的挺準的”。

傅彪一席話,點醒了沾沾自喜的王勁松,剛過完年,他就收拾行李去了北京。

自己本身就演技不俗,再加上傅彪的強力引薦,王勁松很快在北京生存下來。

2005年,傅彪病重,王勁松得知消息后,忙趕到醫院見了他最后一面。

彌留之際,傅彪送給了老友最后一句話:

“一定要好好演老生,演好這個你以后就不愁沒飯吃。”

王勁松點點頭,忍痛送了好友最后一程。

同年8月,傅彪與世長辭。

在以后工作的十幾年里,王勁松一直都把傅彪的話銘記在心底。

他從來不和頂流的鮮肉鮮花們爭搶市場,而是選擇做一個硬核的配角,穩扎穩打地提高演技。

為了能演好《軍師聯盟》里的忠臣荀彧,他幾乎一年時間泡在劇組,把三國的史料都研究了個透。

為了能演好《北平無戰事》的王蒲忱,他終日煙不離手,一直在想怎么抽煙才能傳達出人物的情感,最后抽得咳嗽比臺詞還多;

演《破冰行動》里頭號反派林耀東的時候,他不僅親自琢磨如何設計服裝道具,還練出了一種說一不二的強大氣場,讓觀眾直呼演技炸裂!

同種類型的老生,他總能演出別樣的層次感。

出道32年,王勁松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有啥就接啥的小年輕。

他把自己定位在適合的領域上,潛心打磨,步步精進,盡管游離在主角的光環之外,但卻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

你知道豆瓣上評分最高的國產電視劇是哪部嗎?

是9.7分的《大明王朝1566》。

它也是最讓王勁松難忘的電視劇,因為在里面,他扮演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總管太監楊金水。

鏡頭下的楊金水,打破了以往熒幕上太監陰陽怪氣的形象,他奸邪狡詐又不泯人性,被譽為“中國電視劇30年來第一太監”。

但盛名之下,很少有人知道王勁松為角色吃的苦頭。

為了演好楊金水裝瘋那場戲,他不僅大冬天里被潑了12桶冷水。

從頭到腳還被扎40多根銀針,晚上都發燒了。

現在要是哪個演員為了演戲做到這個地步,肯定是要被吹上天的吧?

但一向低調的王勁松,卻不愿把這件事放大。

在他看來,有些東西如果被一再強調,就變成了矯情。

就好比一個司機和乘客邀功:“我車開的不錯呢!”那樣——這本來就是你應該做的,有什么好炫耀的呢?

有一次,一個年輕演員向王勁松炫耀自己背熟了臺詞,但沒想到王勁松不僅不買他的帳,反而罵了他一通:

“背臺詞是你上戰場的那支槍,你能告訴我,你到了戰壕里沒拿槍嗎?

你多不要臉哪?”

王勁松還因此登上了熱搜,很多網友都在下面力挺他:“這才是真正的老戲骨!”

很多人都說王勁松身上有種老成的氣質,而他在舉手投足間透出的沉穩與謙和,正是需要時間慢慢積淀的。

盡管是國家二級演員,王勁松卻把自己的姿態放得非常低,他常說:

“演員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

他從來不屑于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的敬業,也從來不會爭著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今年《破冰行動》開播那天,王勁松特地在朋友圈放上了9張照片。

其中有他敬重的老戲骨,有他喜愛的年輕人,有劇照,有合影,最后一張才是自己。

他寫道:“感謝導演,感謝優秀的團隊,感謝真正的演員。”

沒有自滿的夸耀,也沒有暗戳戳的邀功,他以謙遜的姿態,詮釋了一種高貴的穩重,和老藝術家的風骨和尊嚴。

“喝酒別叫我,喝完別找我。”

這是王勁松的微信個性簽名。

王勁松不愛應酬,不愛喝酒,但愛喝茶,他的性格也像茶一樣,淡泊無爭,香遠益清。

他不僅自己開了一家“松臨茶舍”,還建了一個喝茶群。

里面有韓棟、林江國、晉松等圈內好友,幾個人沒事就聚在一起,以茶為紐帶,談演戲,談理想,談生活。

有人調侃他是“裝茶的古井”,他報之以淡然一笑:

“我都這個年紀了,沒必要逼自己干不愿意干的事情。”

在王勁松看來,喝酒越來越癲狂,而茶凈身靜心,是修身養性的不二選擇。

面對周遭的浮躁,他始終知道給自己留一方精神的空地,思考生活,也耕耘心中的理想。

王勁松曾經在微博上說過自己的追求:

“我希望我厚重的時代特征和民族記憶呈現出來,而不是雜亂無章的低級品;

我希望把難以言說的靈魂解讀出來,而不是你看后即忘記的人物。”

今年暑假,他拍了一部無贊助、無銷售、無宣傳的“三無”綜藝——《鄰家詩話》。

盡管是“玩著拍的”,卻在豆瓣上拿到了8.7的高分。

和其他綜藝不同,王勁松并沒有把《鄰家詩話》的娛樂性放在首位。

節目的每一集都圍繞一首詩展開,在極具中國風的庭院里,三五好友圍坐一起,相對飲茶,閑話風雅。

而王勁松作為茶館的主持,起承轉合間游刃有余,像是一位親切的大家長,將那些今古傳奇娓娓道來。

品茗,讀詩,彈琴,流觴……

一群志同道合的雅士們聚在茶案邊,像是展開了一場與古代文人的對話,融匯古今意興深遠。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致敬了舊時光里的古人,也引發了千年傳承的華夏共情。

共青團中央評價《鄰家詩話》:

“人生必得先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那顆赤子之心,找到那個無所畏懼的自己,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

對王勁松來說,何嘗不是如此?

遠離世間的浮華,他終于在自己開辟的詩意園地上,找到了心靈的歸屬。

像一片茶葉投入水中,盡管沒有酒的味道濃烈,但沉底自有香。

回首王勁松的經歷,你會發現他其實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年輕過,迷茫過,也浮躁過。

19歲從家鄉出到省會,他面對學習的壓力,感到自卑又緊張;

而剛畢業不久,面對高薪片酬的誘惑,他一度忙到“沒有靈魂”。

但經歷過生活種種,王勁松逐漸把心沉下來,舉手投足間多了一份坦然,也多了一份從容。

有人問過他對自己晚來成名的看法,他答道:

“有人喜歡看春花的絢爛繽紛,有人喜歡看落雪的寂靜無聲,這都是美的。”

他真心實意地愛著不完美的自己,也用心經營著理想中淡而有味的生活。

而正是因為“沉”了下來,才讓他給原來被浮躁填滿的內心,透進了一束光。

這世間繁華過眼,我們在追求理想中的生活時,從來離不開明朗而沉穩的心境。

就像李宗盛說過的那樣,耐心一點,專注一點,做一些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歲月。

很多時候,把心變得踏實些,路就能走到了。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年代羅晉(黃金年代綜藝羅晉)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