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頭條 >

黃金時代演員表(黃金時代電影演員)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時代演員表(黃金時代電影演員)",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時代演員表(黃金時代電影演員)對您幫助。

黃金時代演員表(黃金時代電影演員)

文|廖藝舟

編輯|趙普通

在故鄉廈門錄制《十三邀》時,拍擊海灘的陣陣潮浪聲中,許知遠問吳孟達,一群年輕人當年干過什么壞事。吳孟達回答:“裸泳。我,周潤發,杜琪峰……”

“有一天你們什么時候再去裸泳就好了,等到70歲的時候,多好。”聽到這句,吳孟達發出了熟悉的大笑,“原班人馬再去裸泳?不用游,光見面就能笑翻天了!”

那一天沒有到來。

兩年多以后,吳孟達因病辭世,終年69歲。一個月后,同為香港金牌配角的廖啟智因癌癥去世。

電影《殺破狼》中,廖啟智有一場和上司任達華吃飯的對手戲,任達華冷不丁說,“我得了癌癥”。等任達華離開,廖啟智拿起咖啡杯啜飲,停頓數秒后狠命將杯子摔在桌上,目光低垂,全身隨呼吸起伏。極富張力和層次的表演讓他再次提名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近年我們送別的不止達叔、智叔,大批香港電影的金牌配角都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成奎安、李兆基、藍潔瑛、李香琴……單看這些名字,或許不會勾起多少印象,但如果查詢他們的演出履歷和代表角色,又總讓人分外熟悉,配角的成功莫過于此。

毒眸(ID:DomoreDumou)發稿前一天,演員黃樹棠訃聞傳來,他演過徐克的《蝶變》,也和吳孟達合作過《楚留香傳奇》。

觀眾念念不舍,又只能屢屢告別。隨著這些金牌配角一并離去的,還有那個他們所見證、推動的香港影視黃金年代。

主角與配角

70年代初,香港經濟騰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好萊塢遇挫的李小龍想回香港發展,向坐擁無線電視臺(TVB)和邵氏影業的邵逸夫開價1萬美元片酬,邵逸夫卻覺得這純屬異想天開,因“每月300塊港幣工資的武師一大把”斷然回絕,兩人不歡而散。

當時邵氏在香港如日中天,“演員廉價制”運轉多年,藝人大多都領取固定月薪。錯過李小龍的第二年,“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開辦,成為了日后香港明星的“黃埔軍校”,也奠定了一套自己培養、自己簽約、自己定價的低成本娛樂工業體系。

吳孟達報考了第三期無線班,同班的有周潤發、任達華。修習期間吳孟達是副班長,周潤發卻被認為“外形不好、成績不高、沒有演技”。從“無線班”畢業后,不分主角配角,也沒有“C位出道”,一律從龍套跑起。

這期畢業生里包括吳孟達在內只有7個人拿到全約,工資每月500。“那時候500塊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坐車吃飯都不夠,所以我們就很拼命,不管什么節目都希望能上。”

吳孟達比許多人幸運,熬了幾年等到TVB重點項目《楚留香傳奇》,在其中飾演男二號“胡鐵花”。電視劇播出后人氣大漲,讓他過上了一段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日子。在他的回憶中,每天晚上會有人達哥前達哥后地叫著,張開嘴巴就能有鮑魚送到,去臺灣住酒店推開房門也會有一堆姑娘簇擁,27歲的吳孟達沉淪其中,“荒唐、迷失、膨脹”,剛因走紅而積攢的財產迅速揮霍殆盡。

1980年,吳孟達欠下30萬港幣賭債,宣告破產,被同學杜琪峰斥作“爛泥扶不上墻”。自覺身敗名裂,困在自殺念頭里的吳孟達一口氣約出6個高利貸老大,“我現在死路一條,沒有路走,那你們要怎么樣,要不現在把我干掉?”

同年,在“浪奔,浪流”的旋律里,《上海灘》開播,周潤發飾演的男主角許文強紅遍兩岸三地。

《上海灘》的演員表里,還有一位寂寂無名的配角叫廖啟智,這部劇是他的熒屏首秀。

從小就有演員夢的廖啟智報考過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第六期,進入了第三輪面試,監考官讓他拍了照回去等消息,他以為問題不大,沒想到好幾個星期杳無音信,沒能成為3000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30人。

這讓他信心受挫,先去香港電臺干了一陣子場記,兩年后總算入圍了第八期。在訓練班的一次即興表演中,廖啟智演一個跛子,要坐在凳子上靠單腿和雙臂使勁,顛簸著去很遠的地方拿藥,被老師夸為“七情上臉”。

廖啟智趕上了香港影視進入黃金期,80年代初,無線臺和亞視臺競爭激烈,為了搶奪收視率兩家互出法寶,每年好劇不斷,“機會都在眼前”。

TVB的盛況也刺激了香港電影工業,兩者的繁榮密不可分。由于香港觀眾可以從電視臺接觸到更多文藝片、日本動漫、綜藝節目等,眼界開闊后對娛樂產品多樣化的需求提高,香港電影也逐漸涌現出武打、黑幫、警匪、喜劇等類型。在逼迫電影業開拓多元類型的同時,TVB又在為電影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港片時代即將到來。市場走向成熟,需要具備公信力的獎項來繼續擴大影響,198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正式設立,首屆“最佳電影”頒給了《父子情》。

在這部作品里,廖啟智奉獻了自己的銀幕首秀,還是配角。

配角的自我修養

在TVB的“血汗工廠”模式下,演員們等級體系森嚴,起點低、難出頭。1976年的《紅樓夢》,周潤發在給伍衛國跑龍套,1980年《上海灘》,黃日華在給周潤發跑龍套,1983年《射雕英雄傳》,周星馳在演“宋兵乙”給黃日華跑龍套。

能補位的后輩大有人在,從頂點滑落的吳孟達一度無戲可拍,被TVB雪藏四年。他開始鉆研表演理論,閱讀包括《演技六講》《演員的自我修養》《角色的誕生》等書籍。

1985年,吳孟達復出拍攝《新扎師兄》,給梁朝偉作配,后者是低他八屆的無線班學弟。梁朝偉那屆里,還有一名演員的名字,將和他終生綁定。

讓吳孟達拿到一生唯一一個“最佳男配角”獎的,是曾經罵他“爛泥”的杜琪峰。杜琪峰帶著電影《天若有情》的劇本問他想演誰,吳孟達相中了反派“喇叭”,杜琪峰卻告訴他,“我知道你哪個角色都能演,但‘太保’這個角色只有你能演。”

故事里,“太保”殺掉了“喇叭”,吳孟達捂著肚子上不斷涌血的傷口,卻帶著笑容抽搐著說:“終于殺了喇叭,我殺了喇叭,成功了……”

《天若有情》上映那年,他和周星馳合作的《賭圣》票房破四千萬,刷新了當時的香港電影票房紀錄。拍這部戲時吳孟達依然愛吃鮑魚,鮑魚罐頭里通常有一大一小兩顆,他會把大的留給周星馳。兩人關系愈發親密,甚至開始“上契”認干親,和電影一樣無厘頭的是,年紀更小的周星馳做“契爺”(干爹),而吳孟達則做“契仔”(干兒子)。

盡管吳孟達聲稱自己從不知道什么叫“無厘頭”,這個詞還是成為了他后續一系列作品的代名詞。《賭圣》之后,他和周星馳開啟了屬于他們的時代,《逃學威龍》、《鹿鼎記》、《整蠱專家》、《審死官》……據說只要和周星馳合作,吳孟達的片酬就會翻倍。

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香港是亞洲當之無愧的電影中心,有“東方好萊塢”之稱,年產量能保持在百部左右,最多時一年近300部,總產值一度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邵氏攝影棚的高峰時段,一天內可以同時拍攝11部電影。

王晶有次剛拍完一部圣誕檔的戲,老板來電話稱下周開機新戲,趕賀歲檔。王晶滿心不可思議,電話中直言自己手上連劇本都沒有,一共就十個字,“整蠱專家周星馳劉德華”,沒法拍。得到的回復卻是:“反正片子已經談好賣出去了。”

最終《整蠱專家》還是在次年2月如期上映,還擠進了票房榜年榜前五。

飛速節奏和海量產出下,TVB的薪酬體系還是雷打不動的月薪制。1990年TVB臺慶上,周星馳和吳孟達就在一段相聲里對此大加諷刺,吳孟達說要把收入一半上交公司,周星馳說這算什么,我以后讓我媽來給公司洗廁所、抹地來報答公司的栽培,不收錢。

當時TVB規定,簽約藝人每月要錄滿五小時電視節目,如果時長不足,下一期合約會被追討違約金。1990年其招牌綜藝《歡樂今宵》做了一期籌款節目,清水灣電視城外的停車場上搭起了兩座高臺,中間連一根鋼絲。戶外表演的風險系數極高,廖啟智穿著三寸高跟鞋,兩手撐油紙傘從鋼絲上走了過去。妻子陳敏兒在后臺擔心流淚,攝影師不斷拍攝她的表情,并將這些鏡頭穿插在廖啟智的表演中。

羅大佑曾形容香港藝人的特質,“搏到盡”。像這樣無關作品的特技表演,廖啟智還演過紅纓槍抵喉推汽車。他代表著更多配角的生存狀況,在細分到極致的娛樂體系中,即便演技出眾,沒能大紅大紫就只能一直在電影、電視作品里承擔功能性角色,拿著微薄薪資搏命養家。

《天若有情》獲獎兩年后,憑借在寫實影片《籠民》中對一名智障兒的高難度表演,廖啟智獲得了1993年第12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擊敗的對手包括梁朝偉等巨星,此時他已經從影13年。

廖啟智的妻子陳敏兒是他在無線班的同期同學,在事業上的成功要先于廖啟智,不僅早早擔正,還是80年代TVB的當家花旦之一。兩人婚后陳敏兒就逐漸將重心向家庭偏倚,看到廖啟智站上香港至高頒獎臺,她也徹底隱居幕后。

1992年,港產片的外銷收入和本地收入均達到歷史最高點,分別為18.6億港元和12.4億港元。

盛極也是衰落的開始,1993年,常住人口600萬的香港觀影人次達到4500萬,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卻敗給了好萊塢大片《侏羅紀公園》,票房差距足有2000多萬港元。

再見,黃金時代

王晶曾在知乎上親自回答了“香港電影為何衰落”,在他看來,臺灣市場的崩潰是一大導火索,多年來臺灣市場是港產片的最大買方,1992年時香港電影在臺灣的市場占有率高達47%,“最瘋狂的時候香港同時開五條院線供應臺灣市場,多數港片拿了臺灣的錢就能收回成本,其它所有地區都是賺的。”

臺灣不再買賬,也離不開好萊塢的入侵,1994年,臺灣放開好萊塢進口片配額。同年,分賬大片政策也開始在內地實施,《亡命天涯》作為第一部分賬大片引入,取得2500萬人民幣票房,超出成龍的《醉拳2》兩倍有余。

香港回歸前,大量港人移民,影視產業背后的財閥們也卷走了大批資金。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香港、東南亞等地失業率激增,經濟下行的大勢下,全年電影產量減至86部,總票房跌至5.46億美元,全港影院從1993年的190家銳減至60家。

外片兇猛,經濟衰退,世紀末的香港電影風雨飄搖。

1999年,TVB拿出了精心制作的《創世紀》,商戰環節請專業金融團隊指導,耗資1.5億港元,這部劇至今在豆瓣仍有8.9的高分,但在當時沒能激起什么水花。千禧年對于香港來說,是道難以跨越的坎。

演員們也試過自救。周星馳在2001年拍了運用先進特效技術的《少林足球》,吳孟達在片中飾演“黃金右腳”,一眾知名配角如黃一飛、田啟文、陳國坤、林子聰出演少林寺的幾位師兄,影片力壓《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奪香港年度票房冠軍,并像當年的《賭圣》一樣,再次刷新了港產片票房紀錄。

但這卻是吳孟達與周星馳的最后一次合作,自那以后吳孟達的拍片量大幅降低。這一年,廖啟智的幼子出生,陳敏兒難產并患上產后抑郁,他的人生進入最艱難的時期,需要每天早上6點起床,送大兒子、二兒子到學校,晚上趕去電視臺主持節目,凌晨才能回家。可惜幼子2歲確診血癌,5歲夭折。

2002年,幾乎集全港影人之力的救市之作《無間道》問世,該系列群星熠熠,被視作是香港電影徹底沒落前的回光返照。

《無間道2》里有一場原本簡單的埋尸戲,廖啟智此前陪太太和孩子逛街時買了把口琴,在片場未對導演解釋,執意加上了《友誼地久天長》的吹奏,成就了影片一段經典蒙太奇。電影中搭著懷念友誼的曲調,各懷鬼胎的黑幫兄弟被一個個殺害,透著反差的悲涼。

電影之外,隨著匯聚群星的《無間道》系列落幕,香港電影曲終人散。

2003年,內地與香港簽署了CEPA協議,香港電影不再受到每年20部引進大片的限制,而合拍電影可以作為內地電影進行宣傳和放映。該協議催生了合拍片風潮,香港影人紛紛選擇北上掘金,作為文化概念的“香港電影”徹底成為了過去時。

梁家輝一度感慨,“香港是個非常小的地方,從60年代到現在,黑社會由興起到沒落,警隊從貪腐到廉潔,這些故事都已經講完了,還有什么可以講的呢?”但是每隔幾年,又總會有一些電影,讓觀眾一次次重新跌進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時空。

杜琪峰2015年監制了《樹大招風》,講述三大賊王在1997年的末路宿命。主演之一林家棟是“無線班”倒數第二期的學員,生涯演過無數配角,憑該片拿下了唯一一座影帝獎杯。

2018年,王晶的《追龍》又把視線拉回了不復存在的喧囂年代,片中還能看見飛機低空掠過早就拆除的九龍城寨。

影片主演甄子丹是林家棟的同期生,也搭過“無線班”的末班車。那年另一部驚喜是周潤發的《無雙》,廖啟智因該片第九次獲得金像獎最佳配角提名,據說該片劇本大綱十幾年前就已完成,卻無人愿接。

廖啟智生前最后一次在媒體上曝光,是被網友拍到在雜貨市場賣衣服,看上去“邋遢疲憊晚年凄涼”,結果被證明只是在拍戲,會被錯認成商販,大概是因為演技太逼真。

吳孟達生前駐組時間最長的影片是《流浪地球》,拍攝花絮里,穿著厚重宇航服、吊著威壓的老頭喘不上氣,被導演叫停后卻費勁喊著,“為什么不拍啊?”

拍完那天戲吳孟達回家哭了,自問表演生涯是不是到此結束了。老配角們還想“搏到盡”,時代卻不再為他們停留。

2003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為了緬懷剛離開數日的張國榮,“四大天王”同臺清唱《當年情》,詞里寫著“從前夢,一點未改變”。

吳孟達覺得,人生于他“就是一個超大的夢”,而與香港影視有關的一切,對無數觀眾來說,也像是一場不愿醒來的夢。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時代演員表(黃金時代電影演員)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