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3-05 15:21:02
中金網今日介紹"臺灣黃金儲備(臺灣黃金儲備世界第一)",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臺灣黃金儲備(臺灣黃金儲備世界第一)對您幫助。
1949年,解放軍發動了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蔣介石則無奈向南逃走,最后坐著飛機逃離了大陸,向東面的臺灣飛去了。從此,他對大陸的統治時代結束,新中國應時而出。
有意思的是,蔣介石臨走的時候,除了帶走數十萬的士兵,還有無法估量的黃金儲備,他還帶走了三個人。按照他的想法,似乎想要憑借這三個人,在未來的反攻大陸時翻盤。
那么,他帶走的這三個人是誰呢?為何有那么大的能量,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蔣介石的崛起與發展
眾所周知,蔣介石受孫中山的賞識,而崛起于民國政壇。話說,在1906年蔣介石肄業于龍津中學堂,同年便東渡日本、入東京清華學校,從而結識了陳其美等人。
那時,正值滿清末期,受到反清思想的影響,2年后蔣介石在日本加入了同盟會,投身民主革命,從而獲得了孫中山的器重與賞識。后來,蔣介石在辛亥革命、反對袁世凱的政變中,都立下了許多功勞。
靠著早期立下的功勞,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成為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這是他人生的一大跨越。
早期的蔣介石,在反帝、反封建方面還是有功勞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所作所為性質就發生了變化。對內,他開始反對其它革命黨人士,更是對我黨的人員進行了圍剿。
對外,當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我國的東北時,他卻發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使得少量的日本部隊,很快就占領了我國的東三省。
后來,他甚至放著東北的日軍不管,對紅軍展開了圍剿,使得國內的勢力遭到了極大的損耗。即使西安事變發生后,國內的有生力量依然沒有得到全部恢復,以至于日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
七七事變后,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短期內就攻占了大半個華北地區。所幸,在毛主席等人的領導下,通過持久戰將日軍拖入了漩渦,最終于1945年擊敗日軍,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三年內戰,蔣介石敗走臺灣
1945年,對于我國人民來說原本是很重要的一年,因為它代表著和平的到來。同時,毛主席也在重慶與蔣介石達成了協定,似乎美好的生活就要向我們招手。
奈何,不久后蔣介石單方面撕毀了協議,國共內戰爆發。從當時的局面來看,國民黨的部隊人數很多,而且還有當時世界上軍事強國美國的支持。
反觀,解放軍的部隊實力則很弱,人數少、裝備差。但影響一場戰爭的決定性因素,不僅僅是武器裝備,還有人心,民心所向的一方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事實也的確如此,經過1948年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后,解放軍與蔣介石的攻守之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國民黨賴以發動內戰主力部隊基本上被消滅。
1949年,解放軍曾再度想要與國民黨簽訂《國內和平協定》,但蔣介石卻拒絕簽字。最終,解放軍發動了渡江戰役,攻破了蔣介石的南京政府。
至此,蔣介石在大陸的獨裁統治和政治生命至此終結。同年,無奈和無力抵抗的蔣介石只能敗走臺灣。回首往昔,在孫中山先生去世后,蔣介石對國民黨的領導長達半個世紀。
他居于軍政核心,從政生涯橫跨北伐、國共內戰、對日抗戰、東西方冷戰等,對我國近代史有著重要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個政治家,在敗退臺灣的時候不僅帶走了大量黃金儲備,還帶走了三個人。
帶走大量的黃金儲備還可以理解,畢竟黃金是硬通貨,蔣介石那時還想反攻,黃金則可以為他提供資金。可是,他帶走三個人又是為何呢?這三個人又是誰?
蔣介石帶走的三個人
根據一些資料的記載,蔣介石帶走的三個人分別是蒙古活佛章嘉大師、道教領袖張恩溥、孔衍生公孔德成。談起其中的原因之前,咱們先來看看這三個人都是誰?
章嘉活佛在8歲時進京拜見過光緒皇帝,后來又成了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在蒙古、青海等地的影響力非常大。據悉,他更是被清王朝公認的國師。
除此之外,國民政府成立后,章嘉活佛曾公開聲明表示擁護民國統治,可以說是民國政府的支持者。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軟實力,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作用卻是巨大的。
蔣介石帶走他的目的,無非就是想利用章嘉活佛的影響力,為他日后在青海、西藏等地的反攻做好準備。可惜的是,隨著西藏和平解放、1957年章嘉活佛去世,他的這一美夢破滅了。
張恩溥是當時道教的領袖,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近代時期,道教文化在我國的西南地區非常盛行,清朝末年的許多叛軍基本都是靠著道教的教義發展起來的。
作為道教的天師,張恩溥在西南地區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可以說蔣介石帶走他,也是希望利用他在西南地區的作用,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
只不過,隨著西南地區的解放,隨著大陸的飛快發展,蔣介石的這一想法也破滅了。至于帶走孔衍生公孔德成,也更好理解了,儒家文化作為我國的重要文化,影響著我國歷史2000多年。
同時,孔德成作為儒家的嫡系傳人,代表儒學正統,地位非常的高。蔣介石也帶走了孔德成,一方面證明他的政權才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反攻做準備,但最后也失敗了。
從這件事情上不難看出一個道理,任何的文化都是為人民、民族服務的,得民心者才會四海歸心,才能夠真正地得到民心的支持。蔣介石只是浮于表面的文化,而忽略了民心所向,也難怪他會失敗。
沒有了民心,任何的教義、百家思想都是徒勞的,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今日中金網關于臺灣黃金儲備(臺灣黃金儲備世界第一)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