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1-20 14:05:05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指數代碼(黃金指數代碼是什么)",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指數代碼(黃金指數代碼是什么)對您幫助。
昨日跟隨大盤反彈,科創50指數截至收盤也大漲2.52%。收盤后,即傳來了備受市場期待的首批科創50ETF終于落地的消息!
9月11日,首批科創50ETF正式獲得批文,工銀瑞信、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4家被動投資管理能力領先的基金公司拔得頭籌。同日晚間,上交所公告稱,為滿足市場發展需要,上交所決定為科創板ETF業務分配588000-588499代碼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首批科創50ETF的幾大要點,并且就投資者如何購買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此外,公募基金作為A股市場上的重要價值投資者,二季度重倉了哪些科創板個股呢?
4家基金公司科創50ETF獲批
已獲分配“黃金代碼段”
昨日,科創50指數跟隨大盤反彈,截至收盤,大漲2.52%,收報1312.51點,終結了前期連續4個交易日下滑的走勢,總市值達2.72萬億元。
科創50指數日K線圖
而在昨日收盤后,備受市場期待的首批科創50ETF終于落地!
9月11日,首批科創50ETF正式獲得批文,工銀瑞信、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4家被動投資管理能力領先的基金公司拔得頭籌。
9月11日晚間,上交所公告稱,為滿足市場發展需要,上交所決定為科創板ETF業務分配588000-588499代碼段。比如華夏科創50基金獲配588000代碼,“黃金代碼”段的批復,意味著基金發行和未來上市可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展開,一場基金銷售大戰“迫在眉睫”。
科創板開市一周年之際,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22日收盤后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分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在科創50指數落地之前的7月15日,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工銀瑞信上證科創板50ETF、華泰柏瑞上證科創板50ETF以及上述4只指數基金的聯接基金便在證監會正式上報,并均于7月22日獲得受理。
不過,上述4家公募基金獲得第一次書面反饋的時間則有先后。華泰柏瑞的產品獲得第一次書面反饋的時間最早,在8月10日;緊接著則是華夏基金的產品,于8月12日獲得第一次書面反饋;8月19日,易方達和工銀瑞信的產品也均獲得第一次書面反饋。
作為目前唯一一類科創板指數化投資產品,科創50ETF的問世,將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提供成本低廉、風格清晰、高效便捷的優質工具。科創50ETF基金的獲批,意味著科創板也正式進入了指數投資的新時代。據透露,四只產品都將盡快啟動發行。據記者了解,有可能在本月18號或22號就會開售。
科創板50ETF適合哪些投資者?
那么,科創50ETF適合什么樣的投資者呢?
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認為: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如果投資者需要增加一些科技類公司加入投資組合,那科創50ETF是比較好的底層資產。
第二,對于定期定額型基金投資者來說,ETF本身費率比較低,也比較適合做定期定額投資。
第三,對于交易型投資者來說,正常情況下,科創50ETF的波動性會高于跟蹤主板股票的ETF,波動性會變大。波動性變大就意味著短期內交易的機會可能會比較多,這一點比較適合交易型客戶。
綜合來看,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ETF產品的投資風格:"宜長宜短宜快宜慢"。所謂"宜長"是指投資者可以把它作為資產配置的底倉長期持有:"宜短"是指ETF的費率,包括持有環節的費率以及交易環節的費率都比較低,可以進行短期交易的擇時操作;"宜快宜慢"是指ETF的交易速度比傳統的股票型基金交易速度會更快。
為什么建議投資者通過ETF參與科創板投資?
華夏基金表示:1、科創企業普遍具有技術新、前景不確定、業績波動大、風險高等特征,市場可比公司較少,傳統估值方法可能不適用,發行定價難度較大,而且注冊制下,未來可能個股分化表現會日趨明顯。這給科創板企業的研究和情況跟蹤帶來挑戰,普通投資者較難具備相關專業能力和持續跟蹤精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
2、部分科創板個股投資風險較高,投資者如果不慎踩雷個股可能會對整個組合凈值的產生比較大影響。ETF投資的是一攬子股票,是分散化投資,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通過ETF進行指數投資是一種既能把握科創板趨勢性機遇,又能降低個股投資風險的投資方式,
3、目前上交所規定科創板開戶門檻為投資者證券交易必須要滿2年以上,且風險測評需要激進型以上,而且其證券賬戶或資金賬戶20個交易日以上日均資產不低于50萬元。投資科創50ETF的門檻相對較低,認購期基金認購起點在1000元左右,ETF上市后,投資者以1手100元左右的價格就可以參與ETF買賣交易。
4、從組合配置的角度來考慮,科創板的定位、行業分布特點相對比較鮮明,有利于和其他板塊的A股寬基指數形成補充,科創50指數以及科創板能夠從組合配置的角度實現一個多元化的配置和補充。
科創50指數最具市場代表性
為未來公募增配首選
科創板開市一周年之際,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22日收盤后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分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指數簡稱為科創50,指數代碼為000688。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
據了解,科創50指數總體呈現以下特征:一是指數代表性充分。截至5月底,50只樣本的總市值覆蓋率約61%,在研發費用、營業收入、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指標上的覆蓋率均超過60%。二是行業特征鮮明。50只樣本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凸顯了科創板創新驅動的行業結構特征。三是科創屬性突出。50家樣本公司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達13%,高比例的研發投入為業績增長提供助推力。未來,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與規模增加,指數會納入更多代表性佳、市場影響力強的科創板上市公司,進一步提升指數的投資價值。
科創50指數是第一只也是目前唯一一只反映科創板證券價格走勢的指數,由上交所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股票組成,能夠反映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一批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一年來的A股結構性行情中,科技股漲幅居前,成為一條無法忽視的投資主線,而科創板就是其中“最閃亮的一顆星”。工銀瑞信指數投資中心總經理章赟表示,科創50指數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高新領域,是中國未來高新技術的集中體現。相較于科創板整體,科創50指數在營收增速、凈利潤增速、ROE等關鍵財務指標方面更具優勢,估值水平也低于科創板整體。
據了解,科創50指數成份股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且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13%,體現了科創板創新驅動的特征。從盈利能力來看,2019年該指數成份股歸屬母公司利潤全部為正,整個指數以板塊中約三成的公司數量取得了近七成的利潤。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科創50指數以56.3%的市值涵蓋了科創板上市公司88.2%的研發費用、91%的營業收入、88%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和89.6%的經營性現金流。此外,2019年,科創50指數成分股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3.4%和29.2%,優于板塊整體。從市場表現來看,截至2020年9月1日,科創50指數今年以來上漲42.67%,在主流指數中漲幅領先。
公開資料顯示,科創板50成份指數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反映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一批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成份指數的樣本每季度調整一次,樣本調整實施時間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每次調整數量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0%。采用緩沖區規則,排名在前40名的候選新樣本優先進入指數,排名在前60名的老樣本優先保留。
根據目前中證指數公司披露的成分股權重名單顯示,信息技術、醫藥衛生行業權重居前。
科創50前十大權重股
具體個股上看,科創50前10大權重股中,金山辦公權重超過了10%,排名第一;傳音控股、中微公司、南微醫學權重超過了5%,此外還有中國通號、瀾起科技、柏楚電子、華熙生物、安恒信息、海爾生物等權重超過了3%。
總體看來,科創50權重高度集中,前10大權重股權重占比已達到逾50%,前20大權重股占比更超越7成,權重分布高度集中。未來伴隨中芯國際等科創巨頭加盟科創50指數,更多成分股流通市值占比也有望突破10%,成分股集中度有望繼續提升。
有業內觀點稱,科創50成份股占科創板公司數量的三成左右,但是凈利潤達到70%,科創50成份股研發投入遠超科創板,同時機構也偏愛頭部企業,科創50指數將是未來公募增配的首選。
業內人士表示,相對于直接投資科創板股票,科創板50ETF還具有費率較低、參與門檻較低、投資透明、交易便捷等特點,投資者可將其作為分享科創板企業成長紅利的良好工具。
4家基金公司大PK投資者該如何買?
此次獲批的基金公司都在指數投資領域頗有造詣。
比如,易方達是科創板的“兄弟”板塊創業板的首只ETF開發者,2011年初在其市場容量初步成型、具備開發條件后便第一時間上報了我國首只創業板指數ETF,也是當時唯一一只上報的創業板ETF。近十年后的今天,隨著創業板成長為上市公司超800家、總市值超6萬億元的重要板塊,創業板ETF規模也穩步增長至近200億元。
再比如,華夏基金是目前境內權益類ETF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也是業內首家權益類ETF管理規模超千億元的基金公司。截至今年6月30日,華夏基金ETF管理總規模超1500億元,市場占比近25%。
在產品創新方面,工銀瑞信曾相繼推出市場上獨家的上證央企50ETF、深證紅利ETF、首只印度市場基金,以及首批滬深港跨境ETF、彭博巴克萊指數債券基金等創新產品。公司的指數產品設計和投資管理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華泰柏瑞基金則是業內ETF管理經驗最豐富的公司之一,也是國內最早涉足ETF領域的管理人之一,發行了市場首只跨市場ETF和首只紅利主題ETF。
由此看,考慮到ETF產品的特性——一只指數往往由一個產品“一家獨大”,四家公司的PK即將猛烈展開。
對于科創板50ETF推出之后,如何進行投資呢?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近期稱,操作層面要做好分批建倉計劃,“大家先要做好資金分配,比如,第一批先投10%或者20%資金嘗試一下科創50ETF,如果未來市場有波動,逢低再做一些加倉”,從科創板的投資節奏來看,做定投是比較好的一個策略。
那么,投資ETF產品和其他的基金投資操作策略上要把握哪些差異?柳軍認為,首先從ETF背后資產來看,科創50指數百分之百資產都在投資科創板的股票,相對于投資科技創新主題企業的基金和其他科創板基金的純度會比較高一點;其次,推出科創50ETF等于幫助投資者降低了選擇維度;再者,ETF基金的費率相較更低。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團隊認為,縱向展望,科創50指數存在六維潛能,一是IPO加速擴容,成分股“優中選優”;二是優質資產“后備軍”保質;三是“以龍為首”趨勢性演繹,機構化及市場化改革驅動;四是科技含量提升;五是科創估值體系重塑;六是減持重心在1年、3年期,但預計風險可控。
公募基金作為A股市場上的重要價值投資者,二季度重倉了哪些科創板個股呢?
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中報,公募基金持有科創板股票市值超過1億元的個股有25只。
而持有市值超過10億元的個股則有5只,分別是金山辦公、中微公司、滬硅產業、南微醫學和安恒信息。
二季度公募基金重倉科創板個股
統計發現,科創50前10大權重股中,除了海爾生物和中國通號外,其余8只個股被公募基金重倉持有總市值均超過了2億元,且海爾生物和中國通號在二季度還被公募基金分別減持了74.28萬股和512.46萬股。
其中金山辦公不僅在科創50指數中權重最大,同時也最被公募基金看好,持倉總市值高達93.5億元。
此外,中微公司、南微醫學和安恒信息三只個股被公募基金持有總市值超過10億元。
未來伴隨科創50ETF的陸續上市,將有更多資金有望對科創板形成定向“澆灌”,利好相關個股。
每經記者黃小聰葉峰每經編輯何劍嶺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證券日報、新華網、澎湃新聞、華爾街見聞、上海證券報、第一財經等。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指數代碼(黃金指數代碼是什么)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