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頭條 >

梅州黃金海岸查封(梅州黃金海岸打架)

中金網今日介紹"滿城盡帶黃金甲上一句(滿城盡帶黃金甲下一句)",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上一句(滿城盡帶黃金甲下一句)對您幫助。

滿城盡帶黃金甲上一句(滿城盡帶黃金甲下一句)

我今天要介紹幾首關于黃巢的詩,直接原因是江西「周某炫富秀權」這一熱點,我本人就是江西人,這種肉眼可見的裙帶關系一點不讓我瞠目結舌,恰恰相反,這早就在我的預料之中。中國歷史上那么多農民起義領袖,為什么單單挑黃巢,理由很簡單:那群人壓根不配和黃巢相提并論。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在唐朝建國初年,因為政治相對清明,官府對鹽鐵業管轄較松,出現了一批以走私鹽鐵的商賈。安史之亂后,政局動亂,國庫空虛,沒辦法只能收緊鹽鐵行業,變成“鹽鐵專賣”。因此黃巢家就是一個搞走私的,而且這種走私被發現是要被誅殺宗族的,但其中可以得出三點:

一、黃巢出身不好,不是世家大族;

二、黃巢有錢,走私鹽沒有不掙錢的,這為他后面起義提供了資金;

三、黃巢這類人是刀尖舔血,不然也沒這個膽造反。

黃巢成年之后,多次沒有通過科舉考試,在最后一次科舉考試失利后,他作詩一首:

《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我還讀書那會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風靡一時,當時我就覺得這個電影名字有點不一般,不像是當代人寫的,后來一查就是黃巢所寫。

不第:古時中了科舉稱“登科及第”,“不第”就是沒有中榜的意思

九月八:純粹是為了押韻,實際上重陽節是九月九,離得很近,這個時候正是菊花盛開之時

我花開后百花殺:“我花”指的是菊花;“百花殺”,殺,草木枯萎,這里面有虛實兩層意思。“實”指的是到了秋天,其他百花都凋落了,只有菊花還迎風開放,突出了菊花高潔傲岸的性格;“虛”指的是黃巢改天換地的野心,顯然不管時節到沒到,有菊花的地方其他百花就別想活。

透長安:長安為唐朝首都,一個“透”字既顯現了菊花香氣沁入心脾的清爽濃郁,但后面加了“長安”兩字意境就完全不一樣,長安是皇帝的象征,也是整個封建系統的象征,菊花香氣透進他們的骨髓里,足見黃巢寫此詩時殺氣騰騰。

滿城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是我的黃金戰士,老子要奪了你的李唐江山。黃金是為了和菊花作對應,畢竟都是黃色的。

他還有另外一首菊花詩,也是我非常喜歡的。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的詩明白如話,即使是沒有文言積累的人也很容易看懂,但其意境高遠,氣勢恢宏,思想豪壯,充滿殺氣,這在一眾詩人里面是獨樹一幟的,即便是“詩仙”李白也不具備這種氣魄。

此詩仍舊是一首托物言志詩,寫于起義之前,全詩的意思大概為:

滿院的菊花在颯颯秋風中盛開,因為“蕊寒香冷”蝴蝶們都不愿意來。(這世道是多么的不公平啊!)他年若我成了司春女神(古代傳說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東方,主行春天時令),我要讓他和桃花一并開放。這里面有兩點很重要,也是黃巢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

菊花:這首詩的菊花和上面一首的菊花都是指勞苦大眾,是廣大被壓迫的人民,黃巢和別的起義領袖不一樣的地方不在于他會寫詩,他有文化,他搞鹽商,而在于他嗅到了一點階級斗爭的味道,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時代,能出現這么個奇葩(奇葩有多種意思,這里是褒義),古今罕有。

奇葩1:原意,奇特而美麗的花朵。

奇葩2:比喻不同尋常的優秀文藝作品或非常出眾的人物。

奇葩3:比喻某人(或某事物)不落世俗,個性十足,含有戲謔、調侃之意。

公平:黃巢在起義中提出并實踐了“均平”的口號,在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戰爭史上占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此詩向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喊出了一個響亮的主張——公平!憑什么菊花不能和桃花一樣在暖陽融融的春日開放?憑什么菊花就要在寒冷的秋風中默默無聞?這還有天理嗎?

寫菊花的還有幾首詩也很有名,在此一并列出來,但從格局看都差黃詩一頭。

《菊花》

朱淑真(南宋)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鄭思肖據此仿寫了一首,似乎比朱的更有韻味。

《寒菊》

鄭思肖(宋)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贈劉景文》

蘇軾(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過故人莊》

孟浩然(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飲酒》(其五)

陶淵明(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

元稹(唐)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當然有一個人的詩和黃巢的這首《題菊花》在氣魄上有些神似,那就是武則天的“催花詩”

《臘日宣詔幸上苑》

武則天(唐)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詩意大概:我明天要游上林苑了,火速告知司春女神,我要看的花必須連夜開放,不要等到天亮了吹涼風了(才開)。

一個“須”字表現了女王剛毅果斷的作風以及號令一切、吞吐宇宙的氣概,她和黃巢不同之處是一個已經作了皇帝開始發號施令了,一個想做皇帝準備造反了。黃詩里自己想當司春女神,武詩里指揮起司春女神,這倒沒有高低之分,畢竟兩者心境和思想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

如我開頭所言,為什么「周某炫富秀權」我想到了黃巢呢?請再看一首詩。

《秦婦吟》

韋莊(唐)

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凄涼無故物。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這是一首長詩,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百度,我摘抄四句。韋莊是晚唐時期詩人,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他和黃巢一樣屢試不第,但他沒有黃巢一樣,他屬于世家大族,和黃壓根不是一路人。黃巢起義后他作了《秦婦吟》,這首詩其他的我不說,只從其詩中把起義軍說成“盜賊”、希望政府軍撲滅“賊軍”,以穩定社稷就可以看出中國古代世家貴族們壓根是沒把底層人當做人的。他以秦婦口吻寫出了戰后百姓流離失所、荒涼凄楚的境地,表現了自己國破家亡的悲涼心境。好嘛,他這一寫第二年就中進士了,后來官越做越大,最后竟然成了前蜀宰相。

韋莊很有名,韋應物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他的《滁州西澗》就很美),但這部分人本質就是世家貴族子弟,這些人是有才學的,也可能是“愛民”的,他們的身份就是江西這位周某的身份,只不過后者更蠢更無德無能而已。這種權力世襲、權利世襲的官宦世家在中國出現了幾千年,他們也霸屏了中國古代包括文學、藝術、歷史、政治、軍事幾千年,到現在也一樣。我們能看到的是他們中的佼佼者的模樣,其實在這之外,是無數和周某這種貨色的東西。他們像螞蟥一樣趴在勞動人民身上吸血,千秋萬代。魯迅先生為什么說中國歷史是部吃人史,因為如果你真的熱愛文學和歷史,你去翻看每一個歷史人物和文化人物,他們大概率是世家子弟。

“寒門”也是門,“程門立雪”的那個人不是勞動人民的兒女,因為在古代他們子女不配,世家門閥才是敲門磚,才配讀書,否則只能通過軍功和莫名其妙的君王賞賜才能走入殿堂,但這個概率極低,其他都是耗材和畜生罷了。看后是不是很意外?是不是很難接受,沒錯,這就是中國歷史,說他“吃人”一點不夸張。

再說回黃巢,黃巢干了一件什么事呢?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領袖,造反無非是為了自己當皇帝,他們每到一處就是勾結當地的豪紳世家,許諾他們等他當了皇帝如何如何,劉邦項羽、張角的黃巾起義,萬崗寨的翟讓、單雄信、李密等無不都是這種貨色,甚至他們本身就是世家大族。因此可以說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但黃巢不吃這一套,他可不管你們這群世家子弟有多厲害呢,歷史記載,黃巢軍每到一個地方,先沖進權貴家里直接抄家,把富商世家殺得干干凈凈。這就是韋莊在《秦婦吟》里說到的:“天街踏盡公卿骨”!不必同情他們,因為同樣的歷史正在我們這片土地上上演,要再走一遍輪回。

大清亡了以后,蔣介石的四大家族登場,新中國成立后,在毛時代里沉寂了一陣子,如今又卷土重來,這種局面伴隨的是土地兼并、普通人機會減少、貧富差距拉大,緊接著就是地方割據和中央集權被削弱,最后就是民不聊生,天下大亂。

今日中金網關于滿城盡帶黃金甲上一句(滿城盡帶黃金甲下一句)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