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1-07 10:55:01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榮跌霸(大揭秘黃金榮的沒落)",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榮跌霸(大揭秘黃金榮的沒落)對您幫助。
—《杜月笙全傳》—
—任中原著
杜月笙與黃金榮之間的和氣其實是表面的,兩人明爭暗斗由來已久。
從黃金榮角度看,他的煙土、賭場生意離不開杜月笙,但眼見著杜月笙一天天翅膀硬起來,后來竟超越了自己,讓自己陷于頹勢,內心自是意難平;從杜月笙角度看,自己拼著性命和智慧幫著黃金榮打下一片天下,如果不從中分一杯羹,豈不太虧?
再說,杜月笙的野心是大的,黃金榮也比不上,他才不會甘心居于黃金榮之下呢。
兩人各懷心腹事,自然就會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明里嘻嘻哈哈是兄弟,暗里恨不得多踩對方一腳。
之前,當他們誰都離不開誰的時候,兩兄弟還是很和氣的。
尤其是杜月笙,自己不能獨擋一面時,他一直很識相,他知道自己必須依靠黃金榮的勢力才能將煙、賭兩項產業做大做強。煙、賭是暴利的行業,但是這樣暴利的行業不是一般的人都能夠染指的,必須得在衙門有過硬的后臺才行,而黃金榮恰巧就有這樣的條件,他在法租界巡捕房任職。
也正是因為黃金榮在法租界任職不好公開從事罪惡事業,黃金榮也不能沒有杜月笙。
于是,杜月笙在黃金榮門下就有了實權,勢力也就迅速壯大起來。當時法租界嵩山巡捕房的探目“鵝牌”和小東門巡捕房的探目“馬松”,都拜到杜月笙的門下,稱其為“老頭子”。
因為只要巴結好杜月笙,他們就可以每個月向杜月笙所開設的賭場拿500元的俸祿。
這些人拜杜月笙為“老頭子”,當然不僅僅是名義上的,一旦杜月笙有事,他們是一定會很出力的。這就是所謂的“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
杜月笙還用金錢收買了一大批的徒眾,甚至是與他地位相等的白相人,像顧嘉棠、芮慶榮、孫嘉福、榮炳根、袁珊寶等。這些人為了獲得金錢上的利益也都甘愿為杜月笙所驅使。
隨著實力的膨脹,杜月笙越來越不滿足現狀了。怎么能一直仰仗著黃金榮,自己為什么不能獨自開拓出一片山頭呢?
圖為:孔祥熙
于是,他乘“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機走近了國民黨,并且很快就與國民黨高層人物打成了一片。國民政府“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和宋子文都與杜月笙交情頗深,就連國民政府最高領導人蔣介石跟杜月笙之間也是往來很密切的。
后來,杜月笙還與國民黨的特務頭子戴笠結成了生死之交,得到了戴笠的大力支持,更讓他如魚得水。
杜月笙所結交的不僅僅是這些國民黨高層人士,他還千方百計收羅國民黨的中下層人員投拜到他的門下,并且不惜以重金聘請“名士”幕僚,組成了杜氏門下的“智囊團”,幫助他定策設謀,從而更進一步地壯大聲勢。
杜月笙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黃金榮心生佩服,杜月笙這一方面的能力,是自己遠遠不能比及的。
從心胸眼界講,黃金榮也比不過杜月笙。
就說收徒弟吧,黃金榮看重的是財,也就是不論他收下誰做徒弟,首先看重的是這個人能孝敬自己多少錢財;杜月笙則不同,他收徒弟并不把斂財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上,而首先是想通過廣收門徒來擴張自己的事業,壯大自己的實力。
這樣一來,黃金榮門下的那些門徒也就難免更多地是為自己的錢財而做事,對于黃門聲勢的壯大并沒有多大益處,可是杜月笙的那些門徒卻為著杜門的發展而積極奔走,這就促使杜月笙在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地位大為提高。
長此以往,黃金榮的勢力就不如杜月笙了。
還有一點黃金榮不如杜月笙。杜月笙野心勃勃,肯花大價錢籠絡別人,然后再利用別人給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而黃金榮則安于現狀,只肯花些小錢來做事,不愿冒一點兒風險。
除了早期在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長任內已經開辦和經營的共舞臺、大舞臺、“大世界”等產業以外,黃金榮在正面產業當中也就只有一些房地產了。
跟那些投資巨大的產業相比,黃金榮更樂于做的是那些所需投資很微小的“產業”,也就是一些搶劫、勒索之類的勾當,他經營房地產,也是因為只要房子還在,坐收房租就不會虧本。
因而在經營工商業這一方面,黃金榮是大大不如杜月笙的。
杜月笙不僅熱衷于煙、賭這種暴利的黑金產業,他還熱衷于正面的工商事業,通過多種方式積極致力于開設銀行、商店、工廠等有益于社會發展的產業,故而其在社會上的影響越來越大。
杜月笙的勢頭越來越勁,黃金榮的內心越來越酸。黃金榮也有不安,杜月笙越來越不把他這個老大放眼里了。
早在黃金榮跌霸之后不久,杜月笙對黃金榮也就開始表現得不那么恭敬了。對于杜月笙態度上的這種變化,黃金榮也心知肚明,在杜月笙面前也就不再表現得像以前那樣不可一世了。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黃金榮的門生陳培德是英美煙廠的工會主席,而杜月笙的門生陸京士則擔任淞滬警備司令部軍法處長。陸京士為了打擊黃門,擴充自己的勢力,誣指陳培德有共產黨嫌疑,將其拘捕關押,不肯釋放。
后來黃金榮親自出馬,去找淞滬警備司令楊虎直接說情,陸京士才將陳培德放出來。
圖為:陸京士
陳培德獲釋后,當然對陸京士懷恨在心,于是在黃金榮前哭訴進讒,說陸京士的心目中只知有杜月笙,不知有“老太爺”。雖說陳培德的這種話是挑撥之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說法是基本屬實。
黃金榮雖然不能夠直接去報復陸京士,但是心中卻不能不對陸京士以及陸京士所仰仗的杜月笙產生怨恨之情。
杜門的崛起讓黃門中人屢遭打擊,黃金榮當然難以容忍了,因此,隨著黃、杜之間矛盾日益加深,黃金榮就開始利用各種機會來排擠杜月笙。
有一次,杜月笙正興致勃勃地在跟眾人講述自己如何與人斗法的精彩故事,黃金榮卻當頭給杜月笙破了一盆冷水,面無表情地說:“月生,我勸你還是不要這樣太用心機,免得短壽促命。”
這句話說得杜月笙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但是他又不便當眾駁斥黃金榮。
還有一次,一群人正在吹捧杜月笙是如何能力超群,竟然能夠同時兼任幾十家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可以當之無愧地為“中國第一實業家”,杜月笙聽到這番吹捧,真是好不受用,可正當他得意之時,旁邊的黃金榮又是當頭一棒,冷冷地問道:“月生,你還記得嗎,你第一次當董事是在啥時候???”一句話問得杜月笙不禁語塞。
接著,黃金榮自己代杜月笙回答道:“那是在中華民國十年的時候,我在茄勒路由源燾出面創辦了不收學費的金榮公學,我當董事長,你當其中的一個董事,你不會因為今天發達了,就不記得當年的事情了吧?!?/p>
這話明擺著是在說,你杜月笙有什么神氣的呀,你能夠有今天這樣的成就,還不全都得靠我黃金榮的提拔嗎?在我黃金榮面前,你永遠都是一個配角,有黃金榮“老太爺”在這兒,就沒有你杜月笙吹噓的份兒。
黃金榮的門徒當中有很多是在報界工作的,這對于搜集一些情報是很有利的,于是黃金榮就令這些門徒去留意杜月笙所做的一些不軌的事情,發現之后就在報紙上進行宣揚和攻擊。
其中最為厲害的一次就是《新聞報》的杭石君對杜月笙經營煙、賭罪行的揭發。煙、賭產業黃金榮也是在做的,不過,黃金榮做在暗處,杜月笙卻做在明處。
杜月笙也知道一切都是黃金榮在做手腳,他現在雖然勢力很大,但是如果真與黃金榮公開鬧翻,也只能落得個兩敗俱傷,對自己一點兒好處都沒有。杜月笙是一個明智之人,他當然不會因小失大,于是馬上就帶著重金到黃公館謝罪,此后,還將搜刮來的錢財分給黃金榮一部分。
看著那些白花花的大洋,黃金榮這才心里平衡一些,不再指使門徒去找杜月笙的麻煩。
黃金榮如此難為杜月笙,杜月笙雖然不能當面跟黃金榮翻臉,但是在心中卻是對黃金榮大為不滿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杜月笙都會有意無意地回避黃金榮,能不往來就不往來了。兩個人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生疏,矛盾也越來越深。
—結束—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榮跌霸(大揭秘黃金榮的沒落)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