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2-12-17 16:56:04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150字)",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150字)對您幫助。
《黃金時代》是由民國傳奇女作家蕭紅特立獨行的人生為引子,重塑了那時那群意氣風發的熱血青年,還原了一個充滿自由理想且海闊天空的時代。
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國,那是一個民氣十足、海闊天空的時代,一群年輕人經歷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時光,自由地追求夢想與愛情,有人在流離中刻骨求愛,有人在抗爭中企盼家國未來……蕭紅,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一路流亡,從北方到南方,從哈爾濱到香港,一邊躲避戰亂,一邊經歷著令人唏噓又痛徹心扉的愛情與人生。對生的堅強對死的掙扎在她筆下穿透紙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電影中所描繪的黃金時代,是小說的,是戲劇的,是詩歌的,是散文的;是多面的,多角度的,多立場的,百家爭鳴的。而電影《黃金時代》本身,是極其客觀,又極度主觀的;是無比抽象,又充滿意象的——是許鞍華的,是高度濃縮的,是詩性濃烈的。講述了一個故事,一個關于蕭紅的故事。蕭紅自己在講,我什么時候生,死在了哪里;別人也在講,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她的境遇與狀況;“上帝”也在講,發生了什么,后來又怎么樣。
電影采用了檔案揭秘式、當事人見證的口述方式,生動逼真,又不乏歷史感。
電影題為黃金時代,實為蕭紅傳。時代或許是千足金的,但與蕭紅無關。
蕭紅一生中,任性癡情,由著自己去活,生死別離可以不猶豫,婚可以逃,子可以棄,深愛的可以決絕而去,備胎的可以搭伙湊日子。
蕭紅生活在20世紀30年代,在其短短的31個歲月里,她經歷了許多,輾轉了多個地方。從抗婚到私逃,再到闖蕩哈爾濱,去青島、上海,赴日本,然后回國去西安到武漢,經廣州到香港,其一生坎坷曲折,但其從未抱怨自己命運多舛,始終與傾軋的社會、動蕩的時代水乳交融,而且還把這當作充滿愛、溫暖和自由的“黃金時代”。
抽離式、碎片化的表達始終貫穿全片。從影片一開場成年的蕭紅直面鏡頭,自報家門,向觀眾介紹蕭紅的生平。
電影不斷插入蕭紅好友的采訪,比如白朗、聶紺弩、羅烽等,這些身著時代服飾處于歷史背景中的人物突然會從劇情中抽離,轉過身直面鏡頭回憶蕭紅的點點滴滴,甚至還出現各個版本的回憶,比如對于蕭紅、蕭軍、端木的三角感情我們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三個版本的講述;再加上蕭紅、蕭軍等人的獨白回憶,蕭紅朗誦自己作品的文字,這種抽離、碎片化的表達是淋漓盡致。
從魯迅的家庭環境,生活狀態,言談舉止,以及其妻子許廣平的形象可以看出,在戰亂年代中,他們極力去過著平淡安穩的生活,柴米油鹽,有滋有味,就算明天就面臨著被抓的危險,依然會好好享受今日的平安。他們不怕為了寫作去死,但是能好好活著,還是會竭盡全力的珍惜生命。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活著才有可能拿起比來,而只有拿起筆來,他們才能去追求生命的自由。
蕭軍,最終,他還是沒有選擇和蕭紅生活在一起,而是選擇了娶一個女人,生一堆孩子的平淡生活......
也許,人生就是這么的殘酷,每一個想要不按照世俗約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孩子,到最后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也許蕭紅開始沒有反對封建婚姻,就那么渾渾噩噩的結婚,渾渾噩噩的生子,渾渾噩噩的活著,不去思考,不去斗爭,也許她也是一個能安詳地活到90歲的老太太。
但是蕭紅沒有。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很慶幸,在那個特殊的動蕩的年代,蕭紅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黃金年代,從而得到了生命的升華!
《黃金時代》開啟了“蕭紅世界”,讓人們再次領略到了她們純真年代的真正的人性和真實的力量。
《黃金時代》揭示了“生死場的時空密碼”、探視了“愛、溫暖與自由”的能量、剖析“純粹本真特立獨行”的灑脫及睿智、洞悉了“人與社會環境的動態柔性的適應”等等,這并非黃金的時代,內心強大的蕭紅把它當成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飛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摟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花就開一個花,愿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
電影作為一種思想的載體,為我們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多希望。
好電影,如寶藏。它給你的力量和啟示能讓你取之不盡。
配圖源于網絡和觀影截圖,感謝原圖!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黃金時代電影觀后感150字)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