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頭條 >

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怎么過)

中金網今日介紹"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怎么過)",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怎么過)對您幫助。

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怎么過)

在航空界一直以來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培養一名飛行員,需要等體重的黃金,培養一名優秀戰斗機飛行員則需要三倍體重的黃金。每一位優秀的飛行員都是空軍的寶貴財富,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金疙瘩”,而在1963年的6月1日這樣普通的一天里,福建龍田機場上的機務人員做夢也沒想到這樣的“金疙瘩”竟然會中從天而降。

新來的朋友可以先點個關注,既方便回顧往期內容又不錯過之后的精彩內容。

歷經磨難,佩刀終降

1963年6月1日清晨,臺灣新竹空軍基地上方天氣條件良好,很適宜飛行訓練,在一架戰斗機成功在降落后,塔臺上的指揮人員內心卻是焦急萬分,因為天空中另一架戰斗機竟然加速駛離訓練空域。

“請注意,方向錯誤,方向錯誤!”

“請立即返航!立即返航!”

他通過無線電向著天空中急速逃離訓練空域,編號為6272F-86型的美制佩刀式噴氣戰斗機呼叫著,但飛機上的駕駛員徐廷澤卻沒有一丁點回應,似乎根本沒有聽到,心知情況不妙的塔臺指揮人員迅速向上級報告了此情況。

不一會,新竹機場上空就升起的四架戰斗機,毫無疑問他們是前來攔截徐廷澤的,但身為見習教官,擁有“克難英雄”稱號,連續獲得“宣威”、“雄鷲”、“翔豹”、“飛虎”、“云龍”、“復興”等六種獎章的徐廷澤飛行技術十分優秀,在將前來追擊的飛機迅速甩到機尾后,接著一個轉身便義無反顧向著大陸方向疾馳飛去。

當跨過臺灣海峽后,身后攔截的飛機終于沒了動靜,似乎是放棄了追擊,但還沒等徐廷澤松口氣,“嗖嗖嗖”幾發炮彈便在飛機身邊呼嘯而過,嚇出他一身冷汗,他知道自己這是進入了大陸的領空。

這次他所面對的不是昔日臺灣空軍同事,而是大陸機場的防空部隊,他們面對自己這架鬼鬼祟祟的國民黨戰斗機自然沒什么好臉色。

徐廷澤冷靜下來后,迅速將飛機拉升至云層中間,保持平穩飛行,這樣一來他既可以隱藏自己躲避地面部隊攻擊,又可以觀察地形,按照計劃他要在福州機場進行著陸。

飛機在空中一遍又一遍盤旋著,福州機場的位置卻還未找到,徐廷澤眼看燃料馬上耗盡,他心急如焚,但只能咬牙準備迫降,在降低高度后,便準備尋找合適的降落地點,可就在此時他卻意外發現了遠處地面上筆直的白色線條。

“這樣的標識,很可能是個機場。”他心中暗喜。

在降低高度后,徐廷澤反復確認完畢眼下是福州機場后,他再次調整好高度貼著海面,然后打開起落架,一鼓作氣便就沖向了福州機場,而此時機場的防空部隊似乎察覺了這架戰斗機古怪的情況,當下判斷此架飛機很可能是起義回來的,便停止了炮擊。

終于在當日9時零5分,徐廷澤的飛機在福州機場穩穩地停了下來,在這一刻徐廷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歷經重重困難,他終于到家了。

“六月一日是我獲得新生命的一天,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日子。”徐廷澤回憶時說道。

對于當日的情景《人民日報》這樣寫道:“六月一日上午,東南沿海上空密云翻滾,一架美制F—86F噴氣戰斗機突然鉆出云層,接著就降低高度,放下起落架,對準我華東某機場跑道降落下來。飛機剛剛停穩,機上的飛行員扔掉涂有國民黨黨徽的飛行帽,翻身跨出座艙,笑容滿面地向機場上的人民解放軍空軍官兵走去。他激動地說:我是起義的。我非常幸運,今天終于回到了祖國懷抱。機場指揮員緊握住他的手說:歡迎你駕機起義,祝賀你光榮歸來!”

看到此處大家可能疑惑徐廷澤到底是何許人也?為何冒著生命危險也要駕駛飛機回到大陸機場呢?下文繼續揭曉。

少年英才,迷途知返。

1928年徐廷澤出生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他的家庭十分貧困,父母共生育了6個兒子1個女兒,他是家中老五。在他7歲時,父母相繼撒手人寰,他的大哥徐廷模、大嫂劉漢珍將他撫養成人。

后來,17歲的徐廷澤為了減輕家里生活負擔選擇加入了當時待遇不錯的國民黨部隊,并且在國民黨第六戰區長官司令部設在濯水的通訊連學習無線電,由于他聰明伶俐,刻苦勤奮,很快便被他的上級任命為聯絡員排長,成為了一名技術型人才。

1946年,國軍單方面撕毀《雙十協定》,大肆進軍解放軍管制區域,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軍事沖突,國民黨軍隊這種“窩里斗”的行為,讓原本只想一心打鬼子的徐廷澤心中埋下不滿的種子。

1949年,國民黨軍隊撤離大陸,徐廷澤作為青年技術人才一路被蔣軍裹挾著退回到了臺灣。

到達臺灣后,徐廷澤很是想念家鄉的生活,那里有他割舍不去的山水與親人。但生活還得繼續,原來的聯絡部隊在整改革新后,不甘居于人后的徐廷澤選擇報考了臺灣軍官學校,最終憑借過人身體素質成功被錄取。

經歷四年的艱苦學習,徐廷澤掌握了扎實的飛行技巧與豐富飛行知識,畢業后由于成績出色,被學校留用為見習教官,之后在國民黨空軍部隊服役期間他擔任了中隊副隊長,還先后獲得了“克難英雄”等榮譽。甚至一度還得到了蔣介石的接見,可以說是前途似錦,不僅如此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對空軍十分重視,作為王牌飛行員的徐廷澤自然待遇十分豐厚,灶上都可以吃到空運而來的美國牛肉。

但后來發生的幾件事情徹底激發了徐廷澤想要回歸祖國懷抱的念想。

一是受當時政治影響,國民黨軍隊進行“忠貞”大檢查,不巧的是徐廷澤在淮海戰役中曾經被俘的事情,被他之前聯絡班的同事趙某知曉了,趙某深知空軍待遇豐厚,便想乘機敲詐徐廷澤,徐廷澤自然不肯屈服,趙某一氣之下便將此事告訴了國民黨空軍的特務機關。

從此之后徐廷澤就受到了嚴重的打壓,不受重用,他的上級常常派遣他執行危險任務,有一次甚至安排他這個王牌飛行員進行飛機脫靶,供地面的高射炮進行打靶訓練,好幾次都是命懸一線,可謂福大命大。

基于此徐廷澤知道國民黨軍隊高層其實已經失去了對他的信任,內心沮喪至極,他沒想別人的一句話就否定了自己這么多年付出,兢兢業業十幾年后卻要落到這樣一個下場,心中十分不甘,也就萌生回歸了祖國大陸的想法。

二來徐廷澤看透國民黨政府內部的蠅營狗茍,腐敗無能的國民黨政府全然受控于美國的指使,根本沒有任何國家與民族氣節。

當時一位美國軍事顧問湯姆強奸了空軍總部一名上尉聯絡官的妻子,一時間群情激憤,要讓這個美國人付出代價,但臺空軍總部在內的各級機構,卻是裝聾作啞,視若無睹,最終那名美軍顧問湯姆竟然安全逃回美國,甚至于國民黨政府下令封鎖信息,不準民間討論,可謂荒唐至極。

對于這樣的行為,徐廷澤自然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知道自己為其賣命數十年的國民黨政府已經無藥可救,他自然不想繼續助紂為虐。

他起義后接受采訪時曾說:“耳聞目睹無情的現實,我覺得自己追隨國民黨當局是受騙了,繼續這樣下去,肯定不會有什么好下場。在那里當兵,就好像是官僚、資本家的看門狗,受罪賣命的是廣大下層官兵,發財享受的卻是少數高官顯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臺灣十余年里徐廷澤飽受著相思之苦,他真切地意識到岸的那邊才是他真正的根,無論國民黨政府給予他多高的待遇也無法彌補他心中那塊濃濃的難以消散的鄉愁。曾經他在地攤上看到了一本名為《中國名山勝水》的畫作,睹物思人,不禁想起家鄉的兄弟姐妹,想起把他拉扯大的大哥一家。

以上這一切篤定了徐廷澤想要逃離臺灣前往大陸的想法。

在接下來的日子中,徐廷澤一邊等待著駕駛飛機離開臺灣的時機,一邊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計劃。他首先買了一份中國地圖,將大陸幾個機場的山川地貌與自己的飛行圖進行對比,找到了距離最近的大陸福州機場,并且將其航線、方位牢牢記在了心中,做到有備無患,接著又想方設法,通過一臺收音機了解到了大陸這方面的政策,當他聽到:“蔣空軍官兵們,祖國大陸親人們盼望你們回來,人民政府歡迎你們歸來……”不由暗自為自己鼓了把勁,他知道自己只要飛到大陸機場,那么其他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1963年五月底,沉寂許久的徐廷澤終于等到了自己駕駛飛機的機會,在六月的第一天,他將要與一位新飛行員組成編隊,進行科目訓練。面對身邊越來越緊張的狀況,他決定抓住這次機會,一舉沖出臺灣,甚至在行動的前一天,徐廷澤偷偷將機炮上了鏜,假如僚機前來阻攔,他便選擇擊落僚機。

1963年6月1日,七點四十五分,塔臺一聲令下,兩架飛機編隊出發,就在徐廷澤苦苦尋找機會脫身時,僚機突然報告飛機油量表失效,徐廷澤心中暗喜,這可是天賜良機,當即就向塔臺報告此情況,并請求返航,待塔臺指揮人員同意后,徐廷澤看著僚機成功在機場跑道著陸后,下一秒便拉起飛機,然后急速攀升至15000米的高空,并快速飛離平時訓練的空域,接著就出現了本文開頭一幕。

國民黨高層在知曉此次徐廷澤起義事件后,極力隱瞞,發文稱:“空軍總部宣布:我機一架1日上午在臺灣上空做例行性訓練飛行時,因氣候惡劣失去聯絡。”但很快就被幾大媒體戳穿,一時間徐廷澤起義成功的消息引起國內外轟動,他是解放后首個駕機起義的蔣軍飛行員,具有很強的政治意義,給予了臺灣的國民黨軍隊士氣沉重一擊,同時也鼓舞了其他想要回歸祖國懷抱的在臺人員決心。

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徐廷澤回到大陸后立即受到全國各界的熱烈歡迎,次日新華社便發文:“原蔣軍空軍第二聯隊十一大隊四十三中隊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美制F-86F噴氣戰斗機起義,飛返祖國大陸,于今日上午在華東某機場安全降落。徐廷澤棄暗投明歸來,受到當地軍民的熱烈歡迎。”

1963年6月4日,僅在徐廷澤起義的第四天,國防部就立即在福州召開了盛大的歡迎會,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代表國防部宣布命令:授予徐廷澤少校軍銜,同時發給獎勵2500兩黃金的證明書。

2500兩黃金在那個人均工資二三十元的年代可是一筆巨額的財富,根據1959年6月25日國務院正式頒布的《關于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將十六兩制改為了十兩制,也就是十兩為一斤,而2500兩黃金就是250斤黃金,差不多就是普通人體重的兩倍。

面對如此貴重的黃金獎勵,徐廷澤再三推辭,表示自己并不需要,但劉亞樓卻語重心長道:“希望你可以開個好頭,讓臺灣的飛行員都來大陸,獎金你必須手下。”無奈之下,徐廷澤收下了黃金后就立即捐獻了出去,絲毫沒有將黃金占為己有的想法,這樣高尚的情操得到了他人敬重。

歡迎會上,劉亞樓上將對徐廷澤駕機起義行動表示敬佩,并且坦言希望有更多的在臺飛行員可以起義,徐廷澤當即便道,在臺灣像他這樣的飛行員還有很多,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飛行員駕機起義,他絕對不是最后一個。

歡迎會結束以后,徐廷澤身穿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制服,來到起義的F-86飛機旁邊,記者立刻按下快門留下了寶貴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充滿自信的笑容,他深切地知道祖國沒有放棄他,相反還為他敞開了懷抱。

6月21日,北京市各界舉行歡迎大會,歡迎徐廷澤駕機起義的愛國行動,緊接著6月22日,葉劍英元帥在國防委員會三位副主席張治中、傅作義、蔡廷鍇的陪同下,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了徐廷澤,并與其共進午餐。席間,葉劍英元帥對徐廷澤起義行動表達了肯定和贊同,并堅定地對徐廷澤說:“你的起義,表現了對祖國的熱愛,對光明的追求,是一個革命的行動。因此,祖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熱烈歡迎你,并且完全信任你。”

接著幾位副主席給徐廷澤介紹了不少當時祖國的狀況,告知如今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邀請他到祖國各處參觀,同時鼓勵他今后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為偉大祖國貢獻力量。

三天后,周恩來總理又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徐廷澤,一起陪同的還有肖華上將、劉亞樓上將、楊成武上將等。兩人一見面,周恩來總理就上前緊握住徐廷澤的手,“廷澤啊,歡迎回家!你能回來我真是無比欣慰。不僅年輕有為,而且不顧生死,也要回到大陸,這份情我們都銘記于心!”徐廷澤聽完頓時熱淚盈眶,哽咽道:“祖國沒有拋棄我啊,沒有拋棄我啊!”

兩人閑聊期間,周總理對徐廷澤噓寒問暖,關心備至,在得知徐廷澤還有兩位哥哥在四川黔江時,特意囑咐要他回老家看看,“你離家也快20年了,這次先回去看看,同親人見見面。”

之后聊到徐廷澤的個人問題時,周總理又希望他先成家后工作,落實好個人婚姻問題,再為國家航空事業奮斗。徐廷澤面對周總理如同長輩般的親切關懷,淚流滿面,內心充滿著感動,心中更加堅定了要為祖國航空事業做出一番貢獻。臨別之際周總理又再三叮囑徐廷澤,如果遇到任何問題,可以隨時給他來信。

周總理關懷、人民群眾的熱切擁護,讓徐廷澤意識到這片土地才是他真正的根,在對岸時的他只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之后徐廷澤回到離別已久的家鄉濯水古鎮時,心中泛起千百道漣漪,在這里他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來自家鄉里父老鄉親的關懷,他們一遍又一遍問候著他這個遠方而來的游子,愛憐之心,溢于言表,并且在當日的中秋節,他還與親人吃上了團聚的月餅,一起共慶佳節,分享快樂,一解長久以來內心的思念之情。

一次偶然,他又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愛情。在空軍招待所中,他結識了一位名為賈秀君的俊秀服務員,兩人在接觸過后,互相都很欣賞對方,很快于1964年就結了婚,婚后二人先后育有一子一女,這次徐廷澤算是在祖國大陸真正的扎下了根,找到家的歸屬感。

他為了表達自己對祖國大陸的感激之情,為兒子起名叫明恩,明恩謂賢明君王的恩惠,寓意他難以忘懷祖國對自己的恩惠,并且他的兩個子女成年后也加入到了祖國的航空事業中,一起為增強國防力量而努力奮斗著。

投身航空,報效祖國

經過一年多的參觀學習后,徐廷澤進入工作崗位,他先后擔任山西解放軍空軍第十二航空學校空字027部隊副團長、航校司令部副參謀長、副校長、顧問等職位,在此期間他兢兢業業、刻苦勤奮的姿態感染了周圍很多人,大家都很是認可徐廷澤的態度與能力。

在校內徐廷澤以身作則,教導有方,為學生教授知識,在部隊虛心請教,向老前輩學習,同時又將自身在臺灣所學一一傳授給同事,共同進步。現在的徐廷澤不再是人人稱贊的大英雄,而是化身成了為我國航空事業添磚加瓦的戰士,即使在最艱苦的動蕩期間,因為受到弟弟的牽連而被下放到農場工作的他都是任勞任怨,甚至鼓舞一起工作的其他人,努力振作,他始終堅信自己選擇沒有錯,黨和政府終有一天會為他做主。

終于在1978年9月26日,五年前申請入黨的徐廷澤獲得了組織批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并且組織鑒于他在國家航空事業上的卓越貢獻,讓他隨后擔任了第四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在1985年57歲高齡的徐廷澤還被評定為特級飛行員。

低調回鄉,頤養天年。

1988年退休后的徐廷澤返回老家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在那里他有一座自己設計的小庭院,里面有他悉心栽種的各類花草。閑暇之余便與鄉間的其他老人下棋、釣魚、喝茶,沒有絲毫架子,生活上也是一切從簡,不講究就吃、穿,走在街上就跟當地的村民一樣,至今他的小院里還留有他用過的筲箕,穿過的解放鞋。

1996年徐廷澤身體抱恙,政府出于醫療條件考慮,將他送去當時條件最好的首都進行治療,2005年他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77歲。

縱觀徐廷澤的一生,可謂頗具傳奇色彩。

一個貧困農家的小子,憑借自身努力成功躋身為國民黨政府中的精英,可他在意識到國民黨政府的丑惡嘴臉后,又果斷棄暗投明,冒著生命危險回到了祖國,在之后幾十年間一心一意為祖國的國防事業作出著自己的貢獻。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當初作出的選擇沒有錯。

這樣的他既是一個普通人,會迷茫,會被國民黨政府的高官厚祿所吸引,又是一個偉大的人,能夠在物欲橫流中保持最初的家國情懷,起義回國后不貪慕錢財,在最艱難的時刻依然信任著黨和國家,或許這就是徐廷澤,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里普通農家子弟的真實寫照。

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我,重溫過往故事,喜歡的朋友點贊評論轉發吧,咱們下期再見。

今日中金網關于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革命機黃金七人外傳怎么過)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