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頭條 >

黃金銷售優秀案例分享(黃金個人銷售案例分享)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銷售優秀案例分享(黃金個人銷售案例分享)",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銷售優秀案例分享(黃金個人銷售案例分享)對您幫助。

黃金銷售優秀案例分享(黃金個人銷售案例分享)

案例一(成功)

棕櫚油的套期保值

棕櫚油在國內完全是依賴進口的植物油品種,因此,國內棕櫚油的消費完全依賴于貿易商進口棕櫚油到國內銷售。國內貿易商在采購棕櫚油的時候,就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在國內棕櫚油期貨推出之后,國內貿易商就可選擇在國內賣出相應的棕櫚油期貨合約進行賣出保值。

2007年10月10日,國內某棕櫚油貿易商,在國內棕櫚油現貨價格為8270元/噸的時候與馬來西亞的棕櫚油供貨商簽定了1萬噸11月船期的棕櫚油定貨合同,棕櫚油CNF價格為877美元,按照當日的匯率及關稅可以計算出當日的棕櫚油進口成本價在8223元/噸,按照計算可以從此次進口中獲得47元/噸的利潤。由于從定貨到裝船運輸再到國內港口的時間預計還要35天左右,如果價格下跌就會對進口利潤帶來很大的影響。于是,該貿易商于10月10日在國內棕櫚油期貨市場賣出12月棕櫚油合約1000手進行保值,成交均價為8290元/噸。到11月15日,進口棕櫚油到港卸貨完備,該貿易商賣到10000噸棕櫚油現貨,價格為7950元/噸;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買入1000手12月棕櫚油合約進行平倉,成交均價為7900元/噸。

通過此次保值,該貿易商規避了棕櫚油市場下跌的風險,保住了該貿易商的47元/噸的進口利潤并從期貨市場額外獲得了70萬元贏利。但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賣出套期保值關鍵在于銷售利潤的鎖定,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賺多少錢,而在于價格下跌中實現自我保護。如果企業沒有參與套期保值操作,一旦現貨價格走低,他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因此,賣出套期保值規避了現貨價格變動的風險,鎖定了未來的銷售利潤。

案例二(失敗)

鋁套期保值

鄭州第二電纜廠客戶

該客戶是鄭州市第二電纜生產企業,是制造電線電纜的專業廠家,集科研、生產于一體的大型股份制企業,主要生產高、中、低壓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PVC絕緣電力電纜、安全清潔電纜(環保型)、耐火和阻燃電纜等十多個品種。為了避免鋁價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該企業長期在期貨市場進行買期保值,并在我鄭州營業部期貨賬戶上持有期鋁多頭頭寸。

2008年7月18日、22日分別買入鋁810合約30手、20手,成交價格分別為19250和19150。于9月5日以17090的價格平倉25手,以10月7日以13900的價格平倉25手。從套期保值的結果來看,期貨市場共計虧損185750元(手續費忽略不計)。

這是一次失敗的套期保值,因為在進行買期保值之后,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鋁價都持續回落。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步向實體經濟蔓延,即便市場在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后,現貨需求也表現為旺季不旺。盡管前期期鋁價格較其他金屬價格表現堅挺,但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不斷加劇,國內期鋁價格最終選擇了向下突破,進入了下行軌道,結果導致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同時出現虧損。

案例三(成功)

棕櫚油套期保值

漯河聯泰食品有限公司客戶

香港中聯集團公司是一家純外資性質的生產制造企業,公司的前身——新加坡聯和集團早于1993年開始在中國投資,先后在廈門、漯河、哈爾濱等城市興辦現代化的食品生產企業,主要生產膨化系列食品,產品銷往全國,在膨化食品行業享有較高的聲譽。

漯河聯泰食品有限公司是中聯集團的下屬公司,該公司每個月都需要買入300噸棕櫚油、300噸白糖及1000余噸淀粉作為加工原料,采用即用即購的模式。2008年10月份過后,鄭州營業部一直與該公司保持聯系,及時溝通現貨情況和期貨行情,也使我們了解到該企業對于套期保值的認可。

國慶過后的暴跌行情結束后,期貨行情陷入盤整走勢,現貨價格個也在4300附近徘徊,市場需求雖無起色,但考慮到春節需求的因素,營業部建議該公司在4500價格附近買入棕櫚油期貨合約。該公司經過內部分析后,采納了我們的建議,在4500區域買入30手棕櫚油905合約。之后,在馬盤棕櫚油期貨上漲、國內農產品企穩反彈帶動下,國內棕櫚油期貨價格經過幾周的盤整之后,選擇了向上突破,目標直指5800-6000區域,而同時現貨棕櫚油價格也同步上漲至現在的5500元/噸的價格附近。由于現貨上漲幅度小于期貨價格上漲幅度,該企業通過進行買期套期保值有效地規避了現貨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的風險、

案例四(失敗)

銅套期保值

某一用銅企業,2008年3月份按照生產銷售計劃,預計未來幾個月需要用銅1000噸,由于近期銅價一路攀升,價格從年初的58000元/噸上漲到3月初的69000元/噸,短短兩個月漲幅超過20%。企業估計未來銅價還會大幅上漲,又限于資金緊張,無法于目前價位買入1000噸銅。這個時候這家企業選擇在期貨市場上做多銅期貨的6月品種,按照現在的期貨價格68800元買入1000噸的期貨合約。

而現貨價格并沒有再現一季度漲勢,并由于前期漲幅過高,3月至6月期間,銅價格出現了明顯的回調。到6月初,銅價已跌至61100元/噸。企業從廠家拿到的現貨價格是61000元,成本節約69000-61000=8000元/噸。而企業在61300元將期貨多頭頭寸平倉,在期貨市場的虧損是為68800-61300=7500元/噸,大大稀釋了企業在現貨市場中的收益。從以上案例看出,期貨市場雖為企業達到了保值的效果,但也使企業失去了在現貨市場上獲取收益的機會。企業在期貨操作中的主要失誤是,在市場供求發生顯著變化的情況下沒有意識到價格的反轉的趨勢,沒能及時的平倉。

案例五(成功)

豆粕套期保值

2004年,國際、國內大豆現貨和期貨市場風云變幻,國內榨油企業經歷了嚴峻考驗,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戰。2月,國內豆粕價格受禽流感蔓延的沖擊下跌到2760元/噸附近。某一飼料廠在4月份需要使用豆粕1000噸,由于當時的豆粕價格相對于進口大豆加工來說,明顯偏低,飼料廠擔心后期隨著禽流感的好轉,豆粕價格將出現回升,從而導致其生產成本增加。為了鎖定其后期的豆粕采購成本,飼料廠決定買入大連豆粕0405合約進行套期保值。2月11日,飼料廠以2720元/噸價格買入100手豆粕0405合約(1手=10噸)。到了4月份,豆粕價格正如飼料企業所預料的那樣出現了上漲,價格上漲到3520元/噸,而此時0405豆粕合約價格也上漲到了3550元/噸。4月5日,該飼料廠以3520元/噸價格在現貨市場買進1000噸豆粕,同時在期貨市場以3570元/噸賣出豆粕0405合約平倉(見表)。

現貨市場期貨市場2月11日豆粕銷售價格2760買入100手0405豆粕合約價格為27204月5日買入1000噸豆粕價格喂3520賣出100手0405豆粕合約價格為3570盈虧變化情況(2760-3520)*1000=-76萬元(3570-2720)*1000=85萬元

從盈虧情況來看,現貨價格的上漲導致飼料廠的原料價格采購成本上升了76萬元,但買入套期保值操作產生了85萬元的利潤,在彌補了現貨市場成本上升的同時還獲得了9萬元的額外利潤。

案例六(失敗)

天膠套期保值

偃師天膠貿易商客戶

該客戶屬于現貨市場中小貿易商,囤積一定數量的天膠現貨,以待價格上漲市拋出獲利。

2008年初,為了應對“次債危機”的后續影響,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諸如降息、退稅等救市政策,未來一個階段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性氣氛講比剛過去的1月份有所緩和。進入2月份以后天膠東南亞主產區也將迎來產膠淡季,國內外現貨市場將對期貨價格給予更有力的支撐,根據近兩年天膠期貨走勢變化的規律,后市天膠期貨價格至少會保持在高位運行,在5月份國內開割以前還將有一次沖高的走勢。2月底,天膠主力合約905價格接近前期高點25000元/噸區域阻力,面臨向上或向下選擇方向,考慮到國內庫存維持高位,我們建議該客戶以前高點為止損進行賣期保值。

但該客戶堅信膠價會因國內外停割、原油持續走高影響上漲,結果違背套保原則,于2月26日逆勢分別以24270、24150、23805買入40手805合約,又以24415的價格買入10手807合約,共計50天膠多單。之后905合約價格一路下跌,直至21500-22000區域方企穩回升,而該客戶在23000一線已經砍倉離場,而由于現貨價格下跌致使買家持幣觀望,該客戶現貨銷售困難。由于沒有貫徹套期保值的操作原則,最終導致了虧損。

案例七(成功)

銅期貨的套期保值作為用銅企業,參與銅期貨交易有兩大功能,一是發現價格,二是規避風險。對于很多現貨商來說,可以通過期貨市場的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來規避現貨價格波動的風險,以一個市場的盈利來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達到鎖定成本和利潤的目的,這就是套期保值。下面我們通過例子來簡單的說明銅期貨的套期保值的作用。

某用銅企業,最近因為銅原料漲價,廠家大幅提高了銅的出廠價格,企業在55000/噸價格囤積了1000噸的銅原料(或與供貨商簽定了一份55000/噸的采購合同),過了半個月,由于經濟惡化,市場上面的銅價格開始緩慢的下跌,該企業預計以后的價格還將更低,此時該企業害怕競爭對手以低于自己的進價購入原料使自己的產品沒有競爭力。這樣他就在期貨市場里面做賣出套保。以57000的價格賣出1000噸的銅期貨,1個月后,該型號的銅價格跌到了45000元/噸,而這個時候期貨合約價格在46000元/噸,他們在這個價格買入期貨合約平倉了結。這時存貨損失:55000-45000=10000/噸,期貨市場盈利:57000-46000=11000元/噸。通過在期貨市場做套期保值,不僅彌補了存貨下跌的損失,還有1000元/噸的額外盈利。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就能看出來,在期貨市場上做銅期貨套期保值,有助于我們用銅企業規避銅現貨價格不利波動的風險,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案例八(失敗)

小麥套期保值

鄧州久友面粉廠客戶

該企業收購小麥加工成面粉進行銷售為主營業務,為規避后市小麥價格下跌利潤減少或發生虧損,該企業客戶理應在現貨市場購入小麥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賣出相同數量的強麥合約進行賣期保值。2008年國慶節之前,國內農產品價格價格正處于高位運行區間,大多數人都在堅持牛市將繼續延續的觀點。

但我國小麥與外盤農產品價格聯動相對偏低,加上季節性供應增加的影響,小麥價格價格理應逐步回落。2008年5月21日強麥905合約跌破2200,該客戶以2181元/噸的價格賣出強麥905合約100手。但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里,強麥905合約在周邊農產品的帶動下走出了反彈行情,不僅收復了2200元/噸的位置,并不斷沖擊2250阻力區域。由于期貨市場其他農產品價格不斷刷新高點,該企業于7月初在2250附近平倉離場。后期,在其他農產品逐步回落,國內小麥豐收等利空因素影響下,現貨價格市場購銷清淡,局部價格出現小幅回落,強麥也未能延續反彈走勢,最終買入了下行軌跡。

在本次交易中,企業沒有把握強麥運行規律的特殊屬性,忽略了供需格局才是決定商品價格走勢的巨定性因素,而不是跟風或主觀臆斷,沒有貫徹套期保值原則,導致了套期保值的失敗。

案例九(成功)

黃金套期保值

2008年1月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的推出為國內黃金套利及黃金相關企業套期保值提供了便利。對于黃金生產商,其所面臨的風險主要在于預期黃金價格下滑風險,即使用賣出套期保值。

某礦產企業黃金生產成本在130元/克,未來3個月會有5噸黃金產出,目前黃金現貨價格為200元/克,而3個月黃金期貨價格為210元/克,因此該礦產企業就有10元超額利潤,但客觀上期現價差有逐步縮小的可能,為了規避未來黃金價格下滑所產生的風險,該黃金礦產商在期貨市場上賣出5000手合約,3個月后價差縮小至5元,該廠商套期保值成功。廠商利用期貨市場成功鎖定了超額收益。

通常情況下,如果黃金期貨價格高出現貨價格,那么黃金礦產商就可以通過期貨市場進行操作以實現穩定盈利。

案例十(失敗)

大豆套期保值

2008年6月,某油廠擁有一批豆粕存貨并預期未來需要進口一船大豆。當時豆粕現貨價格在4300元/噸。此時CPI等宏觀經濟指數不斷攀升并創造新高,該廠據此推斷期現貨價格將繼續走高。于是該廠以4800的價格在期貨市場買入大豆0809合約,同時保有豆粕存貨,待價而沽。

進入7月份,隨著國內大豆、豆粕現貨市場供不應求局面的改善,兩個品種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8月,該廠不得不在4350的價位平倉0809大豆合約,并開始逐步釋放豆粕庫存,以均價3550元/噸售出。最終該廠在大豆期貨市場中每噸虧損4800-4350=550元,在豆粕現貨市場中每噸虧損4300-3550=750元。

此案例為典型的期現市場皆敗的實例。該廠在期貨市場中的操作違背了套期保值的原則,買入大豆合約并沒有規避現貨的風險,反而使廠商的風險敞口擴大,實質上是一種投機交易行為。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銷售優秀案例分享(黃金個人銷售案例分享)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