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2-11-25 12:11:21
中金網今日介紹"女排黃金一代技術特點(女排黃金一代)",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女排黃金一代技術特點(女排黃金一代)對您幫助。
黃金一代的一傳和防守環(huán)節(jié)一直是為球迷所稱道的。當年周蘇紅、劉亞男、張娜組成的鐵三角在保障環(huán)節(jié)的技術細膩程度和小球質量堪比在防守環(huán)節(jié)一直處于頂流狀態(tài)的日本隊。劉亞男是不可多得的全面型副攻,后排的一傳防守水平相當高。周蘇紅當年出道即被胡進作為自由人選入過國家隊,后期因為經驗不足未能入選悉尼奧運陣容,但她的后排技術就是妥妥的頂級自由人水平。而鐵三角的另一位主力,自由人張娜,是天津的后防中堅。不過當年陳忠和指導在打造后防體系的時候,也是經過了諸多考量,試訓了很多球員,才有鐵三角的成功。
2001年陳指導初次組建國家集訓隊的時候,官宣的自由人共有三位,分別是:熊姿(四川)、李艷(福建)、張娜(天津)。其中,李艷是白銀一代主力主攻,技術全面,一傳過硬,防守穩(wěn)健,胡進執(zhí)掌教鞭期間,李艷因為攻擊力下滑,而且隊友的一傳防守技術水平不夠用,便改到了自由人位置,她也成為了中國女排征戰(zhàn)奧運的第一位自由人。老將入選顯而易見是為了傳幫帶。而四川的熊姿在省隊是主力副攻,當年的四川隊號稱小快靈的標桿球隊,是唯一能和天津女排在一傳防守上掰腕子的隊伍,熊姿因為兼項沙排,所以后排防守非常出色。而張娜在天津是由副攻位置改到自由人,這不得不說當年趙雪琪奶奶在下三路技術上的訓練功力是有多深厚。此番入選是明顯的考察對象。
而2002年第二期國家集訓隊官宣的自由人同樣是三位:李穎(八一)、熊姿(四川)、胡麗芳(福建)。相比李艷淡出國家隊,張娜卻是因為陳忠和指導覺得其心理素質欠缺,還需要繼續(xù)打造,所以沒有繼續(xù)召入。而八一女排的李穎因為一傳特別好,入選國家隊。作為八一女排的主接一傳的人,李穎在一傳環(huán)節(jié)的能力有目共睹,她和熊姿也成為了2002年重大賽事中主要鍛煉考察的自由人。
而到了2003年,陳忠和指導同樣召入三位自由人:李穎(八一)、張娜(天津)、李艷(福建)。因為熊姿主攻沙排而告別國家隊,而張娜在經過鍛煉和打磨之后的后防技術日漸深厚,開始與李穎形成了各具特點的后排技術。與李穎的一傳穩(wěn)健相比,張娜的一傳不占上風,但是張娜在后排的防守功力進步迅速,在天津女排號稱固若金湯的防守體系中占據(jù)了絕對的核心位置。她的防守卡位精準,移動迅速,而且因為身高足夠,所以后排覆蓋面很大,“不死鳥”的雅號油然而生。在2003年,黃金一代的主力框架開始成型,終于在雅典奪冠成功。
作為天津女排的隊員,張娜延續(xù)了一傳防守技術細膩的技術特點。當年天津女排的后排陣容堪稱豪華,像副攻楊潔的一傳防守能力都是頂流,這也使得天津女排防反質量能夠有所保障。而張娜在防守環(huán)節(jié)的預判非常好,對于對方進攻的卡位和重扣的泄力做得非常好。同時,因為黃金一代要求進攻速度,張娜的一傳非常大膽,直接向網口送,對于馮坤來說,這樣的一傳是她最為熟悉和喜歡的。這就使得黃金一代在戰(zhàn)術組織上各個位置的加速成為了可能。張娜的成長,可以說鞏固了鐵三角的后排能力,作為黃金一代后排不可或缺的人物,張娜在場上的巨大作用顯而易見。在2008年北京奧運與隊友一起獲得銅牌之后,張娜淡出賽場,成為了中國排球學院常務副院長,希望她能夠培養(yǎng)更多的排球新星。
今日中金網關于女排黃金一代技術特點(女排黃金一代)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