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2-11-25 10:55:56
中金網今日介紹"四百兩黃金是多少斤(四百萬兩黃金是多少斤)",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四百兩黃金是多少斤(四百萬兩黃金是多少斤)對您幫助。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一直中國人所堅持的生存哲學,民國時期軍閥混戰,自然黃金就是很多富人保命的貨幣。很多民國相關的影視劇,經常會出現金條的身影,當時稱之為“黃魚”,因為分量的不同又稱之為“小黃魚”與“大黃魚”。本文主要給大家說說民國時期的金條。
問題1:民國時期為什么要造金條?
黃金在中國一直是貴重金屬,正常情況下黃金要么以金磚作為儲備存在,要么就是打造成各種首飾,一直以來黃金就沒有真正打造成社會通用貨幣。因為當時社會普遍使用的銀元“袁大頭”也已經是相當高價值的貨幣了,當時普通人一個月工資也就是5塊現大洋,一塊銀元相當于現在1000塊的人民幣大鈔,而一根金條相當于30塊銀元,也就是普通人的半年工資,就是30000塊,所以抗戰前,就沒有金條,這里指的金條是官方造的金條。
抗戰爆發后,由于各地的貨幣不通用,所以銀元一直是當時的硬通貨。因為銀元是有一定的重量的一塊銀元26.7克,100塊大洋也就5斤左右,帶起來很不方便,此時換成金條3根,也就是100克。當時很多情報人員要在敵占區活動,所以國民政府專門打造了一批金條,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黃魚".
問題1:金條為什么叫黃魚?
因為金條的模樣跟黃魚很像,同時金條跟黃魚一樣都是十分稀有金貴的,所以上海地區的人普遍把金條叫做“黃魚”。
很多人對黃魚的價格沒有概念,說一個近期的例子:2022年2月25日,浙江寧波市寧海縣峽山村的漁民捕撈到了一條7斤左右的野生大黃魚,當天就以42000元賣出。同樣年前一漁船在東海海域捕撈打撈了近5000斤的大黃魚,售價為957萬元,每斤近2000元,這是現代捕撈技術下的價格,想象民國時期黃魚的價格可而知了。
問題3:金條的“小黃魚”與“大黃魚”有何區別?
民國時期的金條主要分為兩種:1兩與10兩,1兩重的金條,俗稱“小黃魚”;10兩重的金條,俗稱“大黃魚”。相信大家都聽過“半斤八兩”,當時的一斤是16兩,一兩等于31.25克,也就是“小黃魚”重31.25克,“大黃魚”重312.5克。當時“小黃魚”相當于現在3萬人民幣左右,10萬人民幣也就三條”小黃魚“。
問題4:抗日戰爭時期的“小黃魚”?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重慶中央造幣廠與中央造幣廠昆明分廠分別開始造金條,當時的金條以1兩的“小黃魚”為主,編號是CK是重慶中央造幣廠,編號是KM是中央造幣廠昆明分廠。兩個造幣廠各造幣10萬兩,實際各造出“大黃魚”與“小黃魚”9萬多條。抗戰時期的金條一直作為特別用處的存在,并沒有在市面上有多少流通。
問題5:“小黃魚”為什么成為后期的主流貨幣?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國民政府開始出售黃金,回收法定貨幣,平抑特價。因為之前國民政府的大量法幣超發,造成法幣不值錢。國民政府決定用黃金換回老百姓手中的法幣,這樣市場上的法幣少了,自然法幣也就值錢了。國民政府從美國大量進口了四百兩重金磚,中央造幣廠直接進行切割,制成各種重量的小金條。這一期間共打造金條111萬余條,總重量153萬兩。
1946年3月國民政府在上海拋售黃金,每兩黃金8萬元法幣,到是1946年年底漲至每兩黃金80萬元。這一期間造成大量金條在市面流通,所以“小黃魚”成市面的硬通貨。后期雖然國民政府強制用金元券回收黃金,但是也造成大量“小黃魚”流落在民間,加之后來民政府的貨幣嚴重不值錢,所以市面只認金條。
問題6:現在一條“小黃魚”值多少錢?
“小黃魚”金條也就是31.25克黃金,以金價400元/克計算,”小黃魚“的價值是12500元左右。
2013年上海崇源春拍“金銀流霞”錢幣專場中拍賣了一條小金條,編號為“AC12945”、“成色991”、重量“1.000市兩”,估價人民幣14000元,最后以人民幣15960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等同于現在人民幣1000塊,一條1兩的“小黃魚”金條等同于現在的人民幣30000塊,這種估算大家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今日中金網關于四百兩黃金是多少斤(四百萬兩黃金是多少斤)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