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黃金點評 >

黃金碼王論壇(金碼堂一金碼論壇)

中金網今日介紹"黃金碼王論壇(金碼堂一金碼論壇)",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黃金碼王論壇(金碼堂一金碼論壇)對您幫助。

黃金碼王論壇(金碼堂一金碼論壇)

每經記者:任飛每經編輯:肖芮冬

球鞋“二級市場”平臺正在陸續(xù)成為PE、VC機構的“貴客”——融資一步一步進來,平臺囤貨的能力也在進一步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部分平臺球鞋“黃金碼”的求購與出售掛單數量已高達6:1,且最高出售價格比求購價格高出一倍之多。

盡管如此,熱銷款的競價成交量屢創(chuàng)新高,而從中抽取一定比例費用的平臺也獲得了更多的傭金收入。

有分析指出,爆款饑餓營銷下,不斷推高的競價要求正在為平臺獲取高額傭金創(chuàng)造條件,而競價產品的真?zhèn)蝿t成為資本游戲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

炒鞋恐有價無市

捯飭球鞋的買賣可不是近年才有,早在20年前,廣州、溫州和泉州等地就涌現(xiàn)出許多專做二手鞋的生意商家。說白了就是收購、翻新、出售,同時提供維修保養(yǎng)服務。只不過在當下的網絡時代里,這門生意又加上了營銷和資本的基因。

“本就是一些過季的基本款尾單,但貨號批次或許不會在中國內地優(yōu)先出售,所以很多買家翹首以盼。”廣州某外貿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相比于早年間“款式為王”的銷售策略,“現(xiàn)在大家做的是炒作和營銷”。

一款“天價球鞋”近日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引發(fā)熱議。安踏老總丁世忠此前也公開提及,安踏去年有一款籃球鞋全球發(fā)售,在美國賣到160美金還要排隊。據他描述,當時在網上已經炒到5000元人民幣。不難看出,部分鞋類商品已不再是日常消費屬性,而是具有收藏和投資價值的所謂標的物。這也催生了市場“炒鞋”的火熱,鞋在轉手過程中為各方創(chuàng)造了利益,誕生了很多為轉手鞋創(chuàng)造交易機會的電商平臺。

前述外貿商告訴每經記者,“(專門做二手鞋生意的平臺)說是二手鞋,其實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的一手貨源”。平臺上的鞋款來源眾多,包括他們外貿商在內,很多人都幫他們掃貨,“廠家出的爆款數量一般都有限,正是連續(xù)的買賣讓同一個商品的價格不斷推高”。

這里面暗含了一個莊家出手的套路——在某款鞋子發(fā)售前夕,鞋販會將其在交易平臺上的價格調高,有些炒鞋客會以此拍下,再通過平臺自有的二手交易通道轉手讓出,進而賺取差價。

記者在nice客戶端上看到,某品牌一聯(lián)名款41碼(“黃金碼”)今天(8月27日)中午13時46分被掛出2850元的高價,問鼎平臺漲價榜首位。與此同時,該碼數求購掛單數量已達6單,最高出價為1100元,與2850元出售價格相去甚遠。可以看到,同款鞋子出現(xiàn)了不同碼數報價不同,且同碼商品需要購買者以競拍的方式價高者得。

出現(xiàn)供需交易掛單1:6的行情,足見該商品的火熱。而放在股票交易市場中,這樣的個票好比正在歷經內外盤1:6的多方行情,價格有望持續(xù)上漲。但正如平臺交易所示,目前成交尚未達成,原因是沒有人愿意出此高價(2850元出售價格)。

記者還注意到,平臺亦推出第三方消費貸款服務,買方通過第三方金融工具可以實現(xiàn)分期付款來完成下單。

前述外貿商家還告訴記者,類似的炒作方式其實與莊家炒股并無二致,“鞋販低價收鞋、囤貨,等市場上的現(xiàn)貨收差不多了,再哄抬鞋價”。

因此,炒鞋生意也會出現(xiàn)有價無市的行情,對于此前一度哄抬價格且成交量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的爆款銷售情況,前述外貿商坦言,稀缺性是導致漲價的原因,炒鞋更像是一場“饑餓營銷”,那些所謂的爆款在受眾的跟風之下成了主流,但并不是所有的爆款都有被交易的可能,或許只會出現(xiàn)在極少數的款式“黃金碼”當中。

資本關注高換手率

盡管有價無市或為炒鞋的潛在風險,但需要說明的是,單就一些平臺日常的交易數量來看,以傭金抽成的自建營利體系正在反哺相關平臺。

據了解,大部分的二手鞋類交易平臺都是以“C2B2C”的形式構建產銷流程,出于對爆款鞋類的真?zhèn)巫R別,平臺方多會設立鑒定團隊,為平臺交易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提供專業(yè)意見,相當于前置審核機制,不過這一切均需要有費用給到平臺。

據了解,這些球鞋“二級市場”會從中抽取賣方成交價的7.5%~9.5%作為傭金,同時收取買家的鑒定費。這樣一來,球鞋單價越高,平臺方獲取的利潤也就越大。8月19日,國內某電商平臺的百款熱門球鞋交易中心,有26款成交金額達到4.5億元,其成交量已經超過當日新三板所有公司的總和。

可見,隨著炒鞋市場的火爆,單品換手率的疊加效應就會不斷顯現(xiàn),溢價率自然會呈現(xiàn)幾何級上漲。前述外貿商透露,“可能真實貨品的數量極其有限,但滾動交易的過程中,整體的價值被無限放大了,這跟中秋節(jié)前炒‘月餅券’是一個道理。”

有分析認為,這是一樁“一本萬利”的生意。有投資界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衣鞋類產品的投資傾向于工藝流程的改進和環(huán)保提升,顯然二手鞋市場不屬于資本對良品率提升和設備改進的需要。“同樣的商品可以多次回歸平臺,并以高于原先的價格繼續(xù)滾動下一輪競價交易,才是這門生意吸引人的地方。”他表示,只要市場中接納并持續(xù)有買家接手,炒鞋生意就有可能不斷往下進行。

正因如此,類似像“毒App”“nice”“有貨”“get”和“斗牛”這樣的二手鞋交易平臺在近幾年陸續(xù)成為PE、VC機構的“貴客”。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19年3月,毒App的月活超過140萬;4月底,其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達十億美元。而“nice”在2014年一年內完成了三輪超過6000萬美元的融資:4月獲得經緯領投、晨興跟投的800萬美元A輪融資;7月獲得由HCapital領投、經緯和晨興等跟投的2000萬美元B輪融資;12月獲得老虎環(huán)球基金和VYCapital的3600萬美元C輪融資。

國外的二手球鞋交易也十分火熱。據FootwearNews報道,即將成為二手鞋交易領域“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StockX,去年9月獲得了4400萬美元B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在資金使用用途方面,這些平臺普遍提及到所謂的商品質檢。StockX就表示,平臺上銷售的每一件商品都要經過人工檢驗,這需要更多的勞動力;nice也表示,在D輪融資完成后,會主要在產品技術、服務團隊的擴張方面加大投入。

相較于國外球鞋交易的起步時間早,國內的二手球鞋線上交易方面,各個平臺無論是業(yè)務形態(tài)、交易量以及資金狀況,都處于發(fā)展早期。此前有市場消息稱部分平臺由于交易量、用戶數量較大,交易產品中有假貨、鑒定結果不準確、傭金比例太高、訂單被隨意取消、掃貨炒賣等問題經常在鞋迷社區(qū)和交流論壇中被提及。

對此,前述投資界人士坦言,商品的真實度是平臺賴以生存的關鍵,無論商品的市場稀缺性如何,如果以次充好就不具備交易的前提條件。“如果涉及假冒商品、不斷被抬高物價等行為,平臺不僅會面臨處罰,也會因此失去公信力。當電商平臺失去流量優(yōu)勢,一切有關饑餓營銷的游戲就會停止。”

更多創(chuàng)投新聞,請關注外光錐創(chuàng)投(微信ID:waiguangzhui)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中金網關于黃金碼王論壇(金碼堂一金碼論壇)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