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2-12-14 14:43:04
中金網(wǎng)今日介紹"吃黃金牡蠣注意事項(牡蠣的吃法和禁忌)",希望小金從網(wǎng)上整理的吃黃金牡蠣注意事項(牡蠣的吃法和禁忌)對您幫助。
夏天,最適合整點小燒烤的季節(jié)了。
除了各種肉肉,小海鮮在燒烤攤上也超級受歡迎,扇貝和生蠔更是堪稱標配。
尤其是烤生蠔,殼間充滿豐盈的汁水,輕輕一吸,蠔肉便滑入口中,醬的咸、蠔的鮮、蒜的香,瞬間充滿口腔。
不過,有海邊的小伙伴會發(fā)現(xiàn),這生蠔不就是海蠣子嗎,怎么一改名就身價倍增了呢?01生蠔和海蠣子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當然是一回事。
生蠔,學名是牡蠣,泛指所有屬于牡蠣目牡蠣總科的雙殼綱軟體動物,也有海蠣子、蠣黃、青蚵、牡蛤、蠣蛤、蚵仔等名字。
牡蠣產(chǎn)于海水或咸淡水交界處,以食浮游生物為生。考古發(fā)現(xiàn),人類從一萬年前就開始食用牡蠣了。
中國有關(guān)食用牡蠣的記載也很早。歷史上,牡蠣肉曾被稱為“蠣房”“蠔房”,歷朝也都有關(guān)于牡蠣的記載、詩篇和文章。
如今,全世界可食用的牡蠣有20種左右,雖然不同品種的牡蠣外形有差異,不過同一種牡蠣在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下,模樣也可能差異很大,想要清楚的鑒定牡蠣種類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亞洲長牡蠣、歐洲平牡蠣、熊本牡蠣……非常有經(jīng)驗的食客或許能比較輕松的分辨出來,對于普通人來說,記住它叫牡蠣,而且好吃就完了。
牡蠣喜歡棲息在潮間帶或者潮下帶的淺水或者避風水域,一般用下殼附著于海邊礁石或者淺水的堅硬物體上。
牡蠣的斧足已經(jīng)退化(斧足就是花蛤等貝類的那個“舌頭”,貝類依靠它來運動),牡蠣長到一定時候,就會找個地方固定下來不動了,通過過濾海水中的微生物為生。
海水中的微生物越豐富,牡蠣就會長得越肥美。并且,因為不同海域的微生物種類不同,也造就了牡蠣在口味上的細微差別。于是,也出現(xiàn)了奶油味、海藻味、瓜果味等堪稱玄學的口味。
海水的溫度越冷,牡蠣的肉也越脆爽。夏天正好是牡蠣的繁殖季節(jié),那時候的蠣子肉比較瘦,吃起來口感不佳。
西方人有個講究“無R不食”,指的是每年五、六、七、八這個四月的英文單詞中沒有字母“R”,不是吃牡蠣的季節(jié)。在中國北方也有“冷水蠣子熱水蛤”的說法。
以前,潮水褪去,趕海的人們在礁石上就能摳出牡蠣,直接就能吃。而現(xiàn)在,野生的牡蠣早就不夠中國人吃了,養(yǎng)殖牡蠣開始興起,而扇貝殼成了它的新家。
在牡蠣的各種別稱中,生蠔這個名字被叫得最響,它源于粵港澳地區(qū),并不是說蠔只能生吃,而是為了和曬干的蠔豉區(qū)分開來。
所以,烤熟的生蠔還叫生蠔,一點毛病沒有。
02中國哪里產(chǎn)的生蠔最好吃?
一入蠔門深似海。和葡萄酒一樣,生蠔界也充滿著大小、產(chǎn)區(qū)、口感等評判規(guī)則,以及玄幻的鄙視鏈。
當然,它的基礎(chǔ)是建立在西方人吃生蠔的習慣上。
而在中國18000公里的海岸線上,同樣盛產(chǎn)優(yōu)秀的生蠔,在最近幾十年又引進熊本牡蠣、葡萄牙牡蠣等品種,在不同海域不同溫度與微生物下滋養(yǎng)的生蠔,也有著不一樣的味道。
P.S.因為各地習慣不同,下面行文中會在生蠔與牡蠣中無縫切換,反正大家知道就是一種東西就好了。
廣東有很多優(yōu)秀的生蠔產(chǎn)地。
汕尾的晨洲蠔是廣東地區(qū)難得一見的大個生蠔。
而汕頭的南澳牡蠣,出身著名的南澳島海域,這里海洋的微生物豐富,養(yǎng)出的牡蠣產(chǎn)量高還肥美,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的保護產(chǎn)品。
陽江的程村生蠔、江門的臺山生蠔、湛江生蠔、珠海橫琴蠔……作為食蠔大省,廣東確實擁有著眾多優(yōu)秀的生蠔產(chǎn)區(qū)。
而在臨近的廣西,則擁有一個“中國大蠔之鄉(xiāng)”。
廣西欽州是中國著名的蠔苗和大蠔生產(chǎn)基地,全國70%的蠔苗產(chǎn)自于欽州,大蠔養(yǎng)殖面積15萬畝,產(chǎn)量20萬噸,居全國第一。
這里的海域十分適合生蠔生長,不僅產(chǎn)出的生蠔又肥又嫩,養(yǎng)殖場面也十分壯觀。
到了東南沿海的福建和臺灣,這里生長著葡萄牙牡蠣。有考據(jù)認為,這種牡蠣是當年跟著葡萄牙商船從中國漂洋過海去到葡萄牙,但因為西方人研究的早,就被命名為“葡萄牙牡蠣”了。
福建水產(chǎn)研究所,還以葡萄牙牡蠣為基礎(chǔ),研發(fā)出一種通體金黃的黃金牡蠣。
除此以外,霞浦牡蠣也是福建著名的牡蠣,在明代時就有養(yǎng)殖。
擁有舟山漁場的浙江,一直都是中國海產(chǎn)品最重要的產(chǎn)地之一,牡蠣自然也不例外,溫州樂清、寧波寧海、臺州三門都是重要的牡蠣產(chǎn)地。
樂清養(yǎng)殖牡蠣歷史豐富,1979年,中國首次從日本引進太平洋牡蠣,就是在這里試養(yǎng)成功的。
三門也是重要的海產(chǎn)品產(chǎn)地,這里盛產(chǎn)著名的三門青蟹,這里出產(chǎn)的牡蠣也是個大肥美、肉質(zhì)脆嫩,十分鮮美。
在北方,山東是重要的牡蠣產(chǎn)地之一。
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的榮成三面環(huán)海,四季分明,這里的海水溫差大,生產(chǎn)出來的牡蠣特別鮮甜飽滿。
威海乳山產(chǎn)出的牡蠣飽滿肥大,被譽為乳山三寶之一。
而在渤海海峽對面的大連,牡蠣已經(jīng)深深地融入了當?shù)厝说纳钪校B大連話也被說是有“海蠣子味兒”。
這里不僅有養(yǎng)殖多種牡蠣,還有當?shù)氐拇筮B灣牡蠣,味道極鮮。
03除了生吃和炭烤,生蠔還能怎么吃?
談?wù)撟疃嗟拇蟾胚€是生吃。
大文豪莫泊桑早就把生吃牡蠣的美妙寫得淋漓盡致:
“一個衣服襤褸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開牡蠣,遞給兩位先生,再由他們遞給兩位太太。她們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著牡蠣,頭稍向前伸,免得弄臟長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吸進去,蠣殼扔到海里。”——《我的叔叔于勒》
如今,歐洲最流行的吃法依然是生吃,為了掩蓋腥味,會滴上檸檬汁進行調(diào)味。
同樣鐘愛生吃的日本人,會把牡蠣握成壽司。
生吃牡蠣固然鮮美,但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說,也許并不是一個好選擇。
一是,即便是海水里生長的牡蠣,也有寄生蟲風險;二是,你吃到的牡蠣都是經(jīng)過物流運輸來到餐桌上的,物流時間極有可能會滋生細菌。
更何況,對于中國胃來說,偶爾生吃一兩個還成,更多的時候還是需要熟的。
如今,風靡全國的是炭烤,高溫的炭火將蠔內(nèi)的汁水和蠔肉慢慢烤熟,不必加任何調(diào)味料就足夠鮮美,當然也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加入蒜蓉、洋蔥等等。
除了炭烤,鹽焗和蒸煮也是常見的料理方式,這些料理方法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生蠔的原汁原味。
每到牡蠣上市的季節(jié),很多海邊城市的菜市場里都會有這樣一幅景象:
一個人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著一把小刀,輕輕撬開牡蠣殼,汁水連帶牡蠣肉掉入盆中,隨手丟掉蠣殼,身旁兩座小山,一座是還沒破開的牡蠣,一座是丟棄的牡蠣殼。
這些帶著原漿的蠣肉,在中國人的廚房里,化身成無數(shù)的美食。
炸蠣黃。牡蠣肉用料酒去腥,裹上淀粉糊下油鍋去炸,炸至金黃酥脆撈出控油,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
蛋是牡蠣的最佳搭配之一,很多地方都將它們組合到了一起。
最著名的當然是福建和臺灣地區(qū)的蚵仔煎,木薯粉、牡蠣和雞蛋拌勻攤成餅,有些地方還會加入青蒜。
臺灣還有一種小吃蚵嗲,又稱蚵仔炸、蚵仔嗲,主要材料有牡蠣、豬絞肉、韭菜末、高麗菜末、芹菜末、五香粉和少許胡椒粉等,再加以油炸。
潮汕地區(qū)也有類似的蠔仔烙,江蘇海門的人們,也會將牡蠣肉與面粉、雞蛋混合均勻,加入蔥花、姜末、鹽、味精、黃酒調(diào)味,攤成蠣蚜餅。
除了煎蛋以外,牡蠣和蛤蜊一樣,也能做成蒸蛋羹。
冬天牡蠣上市的時候,也正是北方人吃酸菜的季節(jié)。大連人在燉酸菜的時候會加入海蠣子肉和海蠣子的原汁,海蠣子的鮮味與酸菜特殊的味道,達成了完美的融合。
海蠣子與另一個北方冬天看家菜——蘿卜也能搭配,蘿卜絲焯水之后切碎,與海蠣子肉、豬肉香料等一起包成包子,完美的大包子,吃上一個無比滿足。
為了留存住牡蠣的鮮味,中國人還將牡蠣肉曬成干,濃縮成蠔油。
除此之外,做湯、涮火鍋,牡蠣無所不能,而你又喜歡哪種吃法呢?
作者:衛(wèi)奕奕
圖片:網(wǎng)絡(luò)
今日中金網(wǎng)關(guān)于吃黃金牡蠣注意事項(牡蠣的吃法和禁忌)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guān)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