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2-11-30 16:37:05
中金網(wǎng)今日介紹"公安縣黃金口(公安縣黃金口實驗基地)",希望小金從網(wǎng)上整理的公安縣黃金口(公安縣黃金口實驗基地)對您幫助。
圖:枝江百里洲花牌
枝江百里洲花牌又稱柳氏花牌,清嘉慶年間,由居住在荊州公安縣孱陵街的湖南澧州人柳氏獨創(chuàng)。
柳氏匠人祖輩是從湖南澧州遷徙來此,柳氏族人除有少量的耕地外,世代靠紙扎為生。隨著技藝的日趨嫻熟,柳先生不滿足單純的紙扎行當,他受當?shù)乩习傩胀婀桥苹顒拥膯⑹荆话l(fā)奇想,傾其畢生精力,發(fā)明了一種奇巧結合、深受百姓青睞的"花牌"。
圖:“上大人”、“孔乙己”、“可知禮”
柳先生制牌,原材料十分講究。除紙外,所用的漿糊、顏料、桐油等全部親手熬制。他做的花牌不起殼、不脫色、不霉變且經(jīng)久耐用。受他的影響,黃金口一帶流行做牌的傳統(tǒng)習俗沿襲至今。
據(jù)考證,原三峽商報毛啟國考證:公安柳氏花牌,清朝年間由荊州府公安縣黃金口一帶,流傳到松滋縣沙道觀、老城,八寶等地,后流傳到荊州府枝江縣百里洲。因松滋縣與枝江縣百里洲僅隔一條松滋河,垂柳倒影,河水緩緩,河岸擺渡人就成了花牌傳入的杠桿。讓百里洲人也喜歡上了花牌,花牌在土生土長的百里洲人的手指間周轉,別有特色。
枝江百里洲花牌共有22個字,即“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土、八、九、子、可、知、禮、二、四、五、六”,每個字有5張,總共110張牌。這22個字組成七句話,即“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土,八九子,可知禮,二四五六”。這22個字,就是利用孔子教化學生典故來教育后人,其中的含意如下:一、“孔乙己“:意思是說天下圣人只有孔子一人而已;二、“化三千“:孔子教化了三千弟子;三、“七十土“:這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賢人,而“土”就是指賢人;四、“二四五六“:最優(yōu)秀的學生有十位;五、“八九子“:這十位最優(yōu)秀的學生才能稱為“子”,六、“可知禮“:如果都向他們學習便可知書達禮;七、“上大人“:這樣就會受到人們的尊重成為上大人。
柳氏花牌從公安縣經(jīng)松滋縣傳到枝江百里洲一百多年來,一路經(jīng)歷時光變遷,融合了當?shù)氐娘L土人情,與淳樸的鄉(xiāng)音融會貫通,百里洲人將柳氏花牌22個字的叫法進行了統(tǒng)一規(guī)范:
如:“上”稱為“上當”;“大”稱為“大炮”;“人”稱為“直人”“孔”稱為“孔子”;“乙”稱為“乙條”;“己”稱為“己皮”;“化”稱為“化肥”;三”稱為“三匹”;“千”稱為“千擔”;“七”稱為“七姐”;“十”稱為“石頭”;“土”稱為“土地”;“八”稱為“岔八”;“九”稱為“酒壺”;“子”稱為“子彈”;“可”稱為“可得”;“知”稱為“知過”;“禮”稱為“禮行”;“二”稱為“二杠”;“四”稱為“窗戶”;“五”稱為“花五”;“六”稱為“綠豆”。
各種詼諧的稱呼包含了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包含了百里洲人的喜怒哀樂。一年四季汗水滲到了泥土里,午后的悠閑的花牌桌上,辛苦勞累也變得云淡風輕。
公元2009年3月,枝江市已將“百里洲花牌”列入枝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隨后,又被列入宜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枝江百里洲花牌集益智、休閑為一體,熔書法、繪畫于一爐,一百一十張紙牌蘊藏玄機,一筆一畫都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與精深,在宜昌乃至湖北地區(qū)具有極高的人氣。
如今,枝江百里洲花牌主要流行于湘鄂一帶,如湖南岳陽,湖北公安、江陵、荊州、松滋、宜昌、當陽、宜都、五峰、長陽、遠安、興山、秭歸一帶,花牌這種游樂方式,比斗地主好過千倍,考人智力、腦力,既要求配合,又不全靠協(xié)作,還是與個人奮斗為主;既要求技術,又講究火氣,還是技術與火氣并重,實比全靠火氣的斗地主和依賴配合的麻將好多了。枝江百里洲花牌如果能夠推廣開來,既發(fā)揚了民族的藝術,又把百里洲花牌推向了全國,推向了世界。(撰稿:枝江毛啟國)
作者/來源:枝江毛啟國
聲明:版權歸原創(chuàng)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今日中金網(wǎng)關于公安縣黃金口(公安縣黃金口實驗基地)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