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2-11-12 02:07:52
中金網今日介紹"歸來的黃金福中字觀看(韓劇歸來的黃金福國語在線觀看)",希望小金從網上整理的歸來的黃金福中字觀看(韓劇歸來的黃金福國語在線觀看)對您幫助。
辛亥革命得到海外眾多潮籍華僑的支持。據筆者了解,辛亥革命發生時,潮籍華僑的張永福、許雪秋、林義順、林受之、林國英、方瑞麟、陳永錫、許渭濱均參與其事。在支持辛亥革命的志士中,林國英身兼海外華僑、留日學生兩重身份,是著名的丁未黃岡起義的親歷者。
華僑后代,留日志士
《汕頭市志》記載:林國英(1875—1951)字偉侯,饒平隆都鵲巷村。解放前的隆都屬饒平縣管轄,有“無隆不成饒”的說法,極言隆都之繁榮和在饒平縣中的地位。隆都曾產生眾多著名華僑,如陳黌利、陳慈黌家族,籍地也屬隆都。但現在隆都鎮屬澄海縣,因此,有人也將林國英當作澄海人。林國英故居在鵲巷村,為潮汕式的磚木建筑,硬山頂,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
林國英雖是潮籍,但他多年旅居日本,父母是安南華僑富豪。安南,是從前越南的叫法,林國英家族與安南潮籍富戶多有交往。
另據筆者所查,林國英曾就讀于嶺東同文學堂,這是清末客家人丘逢甲在汕頭創辦的著名學堂。從同文學堂走出,和辛亥革命有關的還有:辛亥革命后廣東北伐軍總司令、陸軍中將姚雨平,南北議和團秘書、潮汕第一位哲學博士張競生,廣州武裝起義策劃和參與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修明,參與黃岡起義和嘉應州起義籌備者、福建安溪縣長李思唐,參與黃岡起義和惠州起、并先后任增城和陽江縣長張谷山,等等。
至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接著又在新加坡成立星洲分會(即星洲同盟會)。丁未黃岡起義發生時,主要組織者、參加者如許雪、陳蕓生、張永福等是加入星洲同盟會。但林國英是在留學日本時參加同盟會,具體時間是1906年。林國英在加入同盟會之前,就認識了孫中山。
隨著革命形勢迅速發展,孫中山在新加坡先后聽到張永福和許雪秋有關潮汕革命活動情況的報告。孫中山面授機宜,委任許雪秋、黃乃裳、陳蕓生、蕭竹漪等重返潮汕,分頭積極籌備。同盟會以饒平黃岡為據點,組織起義,由許雪秋主持這一工作。
起義準備緊鑼密鼓進行,孫中山又派遣在遠日本的林國英前來潮汕協,又派骨干在各縣動員起千余人參加起義隊伍。
日本歸來,參與起義
孫中山先生對林國英委以重任,是因為林國英是海外富有僑商后代,孫中山希望他能夠為了革命向安南僑胞募集軍餉。孫中山很器重林國英,親筆在1米多長的絹幅上題寫“博愛”兩個方尺大字贈給他,勉勵他堅持為潮汕的革命活動奔忙。據稱,孫中山手書的有“博愛”兩字絹幅長期為林家保存,后轉歸澄海博物館。
果然,林國英不負孫中山所托,他積極募捐,籌集了部分起義經費。
丁未黃岡起義迫在眉睫,參加人員迅速增加,隊伍擴編,舉行水陸大會師,成立軍政府。為了適應起義軍的需要,革命黨人及時于1907年5月12日在潮安庵埠兩合樓舉行緊急會議,推舉陳蕓生任前方總指揮,并與從日本趕來的留學生方漢成一起前往黃岡督戰。起義軍又選出林國英為后方總指揮。
《辛亥革命序幕:丁未潮州黃岡起義》記載:黃岡告捷,許雪秋在香港于十三日始獲確訊,次日率李思唐等十余人馳赴汕頭,即派陳蕓生、方漢成、林國英由汕頭趕到黃岡,并推陳蕓生為臨時司令長。軍政府原擬分水陸二路進攻潮州府城,但據報潮州鎮臺黃金福已帶兵進駐汫洲,恐有由南面襲來之患。有人建議迎頭痛擊,眾允其請,涌波于十四日晚帶領幾百名義士往汫洲迎戰。
晚清鄧慕韓的《丁未黃岡舉義記》中,也有“井洲之戰況”一節,關于戰事慘烈的汫洲戰役,有如是記載:“方黃岡發動之役,余耶銜命至汕,途中遇雨宿浮山鄉,黎明啟程。抵汕,即赴仁安街機關報告一切,由陳蕓生、高繩芝、方漢城即召集同志張煊、林鶴松、許雪秋、方瑞麟、林國英、蔡乾初、溫石臣、方次石、蕭竹漪等秘密會議。”
綜上所述,林國英自始終參與了慘烈的丁未黃岡起義全過程。
上圖為位于饒平縣城黃岡鎮中山公園內的丁未革命紀念亭
撰寫碑文,記載歷史
丁未黃岡起義失敗后,林國英亡命奔赴越南,饒平人張競生的《丁未潮州黃岡革命》記載舉事失敗后:“林國英等奔越南,余既成于五月間在香被捕,清廷誣以盜匪罪,照會謀引度。”
起義失敗后,林國英還撰寫有《丁未潮州黃岡舉義記》,刻于黃岡丁未起義紀念亭。據稱,碑文現仍存于饒平縣黃岡鎮。
后來,林國英又回廣州,繼續協助孫中山開展國民革命活動。
中華民國成立后,林國英任廣東省參議員。抗日戰爭時期,他積極從事抗日救亡工作,為群眾贈送醫藥,并賣掉在越南的谷倉,賑濟家鄉難民。
1951年,一生勇猛精進、支持革命的林國英病世。
林國英是辛亥革命親歷者,他的不少記述,有助于人們了解歷史上辛亥革命若干事跡的來龍去脈。如宣統二年九月二十日(陽歷1910年11月10日),汕頭光復。因各派勢力,互不統屬,為申明軍紀。成立粵省第四軍,舉張立村為司令長,謝魯選為參謀長。
然而,各派革命軍不服從張立村作為第四軍統領,各自分兵征占各縣,并在各縣委派民政長,以處理縣政。當時潮汕稱司令者13人,被稱為“潮汕13司令稱雄”。
一般認為,稱司令的是梁金鰲、何子因、張玉堂、辛子基、陳蕓生、陳涌波、許雪秋、劉任臣、高繩芝、孫丹崖、方云藻、蕭公溥、蕭敏吾。但親歷革命光復之事的林國英說,13司令無張玉堂、蕭公溥,而有方次石、余暨成。
——本文同載于公眾號:聆雨居士
今日中金網關于歸來的黃金福中字觀看(韓劇歸來的黃金福國語在線觀看)的介紹就到此。
聲明: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可直接反饋本站,我們將會作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